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引用本文:丁鹏飞,寇正,邱实,韩月琪,王迎强,高维琦.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6(1):125-136.
作者姓名:丁鹏飞  寇正  邱实  韩月琪  王迎强  高维琦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2.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1101,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2.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1101,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2.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1101,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
摘    要:利用三维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eso-NH中的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采用理想场模拟南京地区雷暴云不同阶段的电荷结构特征,重点分析了雷暴云发展期雪、霰电荷密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并将成熟期的电荷结构与观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在雷暴云发展期,电荷分布在上升气流内且高度较高,TAKAH方案为反偶极结构,GARDI方案为三极结构,SAUN、BSMP为反三极结构,SAP98方案为正偶极结构,HELFA方案呈多层结构。在成熟期,电荷分布高度降低,有正负电荷共存区产生。模拟结果中,雪与霰是主要的荷电载体,荷电量及极性与方案有关。雪的电荷密度对云顶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霰的电荷密度对中下层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成熟期的电荷结构与VHF宽带干涉仪和雷声联合定位结果对比,SAP98方案模拟结果更符合该次雷暴云电荷结构。

关 键 词:雷暴云,电荷结构,非感应参数化方案,Meso-NH模式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