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季巴丹吉林沙漠残余层与深厚对流边界层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赵采玲,吕世华,韩博,奥银焕,张少波,李照国.夏季巴丹吉林沙漠残余层与深厚对流边界层的关系研究[J].高原气象,2016(4):1004-1014.
作者姓名:赵采玲  吕世华  韩博  奥银焕  张少波  李照国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区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9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405020,41405015,40205005);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
摘    要:利用2012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实验所得到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对夏季巴丹吉林沙漠对流边界层高度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7月在巴丹吉林沙漠连续观测到厚度超过3500 m的深厚对流边界层,其最大高度可达4000 m以上;当这种深厚对流边界层出现之前,当地中低层大气(1000~4000 m)存在近中性的残余层,而在没有近中性残留层出现时,即便地表感热通量较大,当天最大对流边界层高度却明显偏低;(2)WRF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残余层稳定度和对流边界层高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区域成立,残余层位温直减率与当地对流边界层高度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残余层位温直减率与对流边界层高度的空间相关系数最大值可达-0.51;(3)观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残余层稳定度会直接影响由感热通量产生的对流边界层的发展效率,进而影响对流边界层的最大高度。通过研究发现,除感热通量外,近中性的残余层是巴丹吉林地区深厚对流边界层出现的关键条件之一。

关 键 词:巴丹吉林沙漠  对流边界层  残余层  感热通量  数值模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