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舟山群岛不同底质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朱四喜,周唯,章飞军.舟山群岛不同底质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J].海洋学研究,2010,28(3).
作者姓名:朱四喜  周唯  章飞军
作者单位:1.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316004
2.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浙江,宁波,315103
3. 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摘    要:2006年7—8月,对舟山群岛12个岛屿的不同底质潮间带设置的14条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并进行了相似性群落聚类分析、非参数多维标序(nMDS)及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69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节肢动物20种、腔肠动物4种、环节动物3种,脊索动物3种。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泥螺Bullacta exar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14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 941.96g/m2,平均丰度为1 663个/m2,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910,0.749,1.815。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舟山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急剧下降,优势种也有所变化,但其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即岩相断面群和泥沙滩断面群。泥沙滩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扰动,群落稳定性下降,而岩礁断面生态环境好于泥沙滩断面,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扰动。舟山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与海岸工程等人为干扰作用。

关 键 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潮间带  舟山群岛

Macrobenthic animals community characters in summer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Zhejiang, China
ZHU Si-xi,ZHOU Wei,ZHANG Fei-jun.Macrobenthic animals community characters in summer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Zhejiang, China[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2010,28(3).
Authors:ZHU Si-xi  ZHOU Wei  ZHANG Fei-j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