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探讨“南鲳”物种有效性
引用本文:李 渊,王浩展,蔡紫紫,刘 成,刘世刚,张 然,林龙山.基于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探讨“南鲳”物种有效性[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41(2):310-316.
作者姓名:李 渊  王浩展  蔡紫紫  刘 成  刘世刚  张 然  林龙山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南 海口 570311
基金项目:“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资助项目(GASI-02-SCS-YDsum/spr/aut
摘    要:众所周知鲳科鱼类均为重要的经济种类,在中国沿海仅见鲳属(Pampus)鱼类分布,而低鳍鲳属(Peprilus)和真鲳属(Stromateus)则分布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对海南、广西和广东水产品市场上出现的“南鲳”进行物种鉴定,同时下载该物种的COⅠ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纠正GenBank中的错误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南鲳”学名实为中间低鳍鲳(Peprilus medius),为冰冻进口货品,在我国沿海无该物种的分布报道,其与国内已知的6种鲳属鱼类在鳃耙、背鳍、臀鳍等外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COⅠ基因水平上与鲳属鱼类遗传距离为 0.138,分化于中新世晚期。本研究可为水产品市场种类鉴定提供借鉴,也为鲳科鱼类的研究和海洋鱼类分类学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关 键 词:海洋生物学  物种扩张  系统进化  鲳科  DNA条形码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