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树林防灾减灾功能研究进展及保护修复建议
引用本文:陈新平,王斌,尹子祺,程珺,林鹏智,国志兴,朱俊宁,赵明利,姜彦琪,王宇星,鲍献文.红树林防灾减灾功能研究进展及保护修复建议[J].海洋通报,2023(4):469-480.
作者姓名:陈新平  王斌  尹子祺  程珺  林鹏智  国志兴  朱俊宁  赵明利  姜彦琪  王宇星  鲍献文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北京 100194;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北京 100194;;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 100600;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No. 2020YFD090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106204)
摘    要:本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红树林在消浪(波)弱(缓)流、抵御风暴潮灾害、防风,以及减轻海啸灾害和适应海平面上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00 m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13%~66%的海浪波高,每千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将风暴潮最高水位消减4~48 cm,数百米宽度的红树林可以使海啸引起的淹没深度降低5%~30%。红树林植被密度、植被带的宽度、植被形态特征、地形与高程等因素是影响其减灾功能的关键因素。红树林减灾作用机理研究和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3类方法。众多学者开展了红树林对水体流动的拖曳力系数研究,模拟了红树林中的水体运动的波流运动模型。然而,目前红树林减灾功能的现场观测数据仍然偏少,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中采用的红树模型较为简单,对不同种类红树林的复杂特征以及植被柔性作用的考虑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红树林保护修复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的因素,构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岸综合防护体系,提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化布局。

关 键 词:红树林  海岸防护  防灾减灾  减灾效益  海岸带韧性
收稿时间:2022/2/14 0:00:00
修稿时间:2022/5/25 0:00:00

Research Progress on Mangrove Fores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Fun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CHEN Xinping,WANG Bin,YIN Ziqi,CHENG Jun,LIN Pengzhi,GUO Zhixing,ZHU Junning,ZHAO Mingli,JIANG Yanqi,WANG Yuxing,BAO Xianwen.Research Progress on Mangrove Fores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Func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23(4):469-480.
Authors:CHEN Xinping  WANG Bin  YIN Ziqi  CHENG Jun  LIN Pengzhi  GUO Zhixing  ZHU Junning  ZHAO Mingli  JIANG Yanqi  WANG Yuxing  BAO Xianwen
Abstract:
Keywords:Mangrove  Coastal prote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Disaster reduction value  Coastal resilience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