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莱州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引用本文:刘晓收,赵瑞,华尔,路璐,张志南.莱州湾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历史资料的比较[J].海洋通报,2014,33(3):283-292.
作者姓名:刘晓收  赵瑞  华尔  路璐  张志南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847;41006081)
摘    要:2009年6月在莱州湾9个站位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的研究结果,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对比。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6种,总平均丰度为1 902.21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8.30 g/m2,其中软体动物占据绝对优势。基于丰度进行的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将研究海域划分为3个组,与沉积物底质类型显著相关。研究海域底质类型包括粘土质粉砂、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4种。通过BIOENV分析,影响其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底温、沉积物偏态、中值粒径、有机质、叶绿素含量。多样性指数反映各站位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ABC曲线显示大部分站位群落结构受到中等程度扰动,只有2个站位显示未受扰动。通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发现,平均丰度较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所增加,但物种数目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莱州湾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下降。

关 键 词: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莱州湾  渤海
收稿时间:2013/3/29 0:00:00
修稿时间:2013/7/16 0:00:00

Macrofaun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Laizhou Bay in summer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historical dat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