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鸭绿江端元粒度分级样品常量元素控制因素分析及物源识别
引用本文:方海超,黄朋,孙家文,于永海,李安春.鸭绿江端元粒度分级样品常量元素控制因素分析及物源识别[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39(3).
作者姓名:方海超  黄朋  孙家文  于永海  李安春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末次盛冰期黄海陆架气候变化的钙质结核硼-碳-氧同位素记录;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摘    要:对鸭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陆源组分进行了水动力敏感粒度分级,以消弱"粒度效应"对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粒级样品内常量元素含量特征、控制因素、源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与全样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化学风化程度是控制常量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粒度效应"和表生环境下的自生作用对常量元素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粒度效应"主要控制8μm以下样品内元素分布;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Al_2O_3、Fe_2O_3、MgO、MnO、TiO_2、P_2O_5六种元素在63μm、32~63μm和8~32μm 3个粒级内含量相近,8μm以下样品随粒级减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CaO、Na_2O两种元素在各粒级内含量分布特征与上述6种元素相反,高K_2O含量且未受"粒度效应"控制,可作为鸭绿江端元的指示性元素。根据流域岩性特征分析,2μm粒级样品可能主要来自鸭绿江中下游地区变质基底和花岗质侵入体的风化产物;而2μm粒级样品则可能主要来自鸭绿江上游地区基性侵入体的风化产物。此外,对比分析还表明,全样测试结果仅相当于分粒级样品的均值水平,极大地掩盖了不同粒级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因此,在利用全样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物源示踪时需综合考虑。

关 键 词:表层沉积物  粒度分级  常量元素  物源识别  鸭绿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