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冲绳海槽弧后扩张证据及关键问题探讨
引用本文:吴自银,王小波,金翔龙,李家彪,高金耀.冲绳海槽弧后扩张证据及关键问题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3):67-76.
作者姓名:吴自银  王小波  金翔龙  李家彪  高金耀
作者单位: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8
2.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703)
摘    要:在冲绳海槽区采用国内最新勘测的多波束数据构建高分辨率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选择典型海区绘制了相应的三维海底形态图件,并在此图件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冲绳海槽典型构造地貌形态:海底峡谷、海山、构造洼地和构造台地,统计分析表明冲绳海槽存在近似平行和近似垂直海槽轴向两种走向的构造地貌单元。对构造地貌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推测,认为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与海槽走向垂直的构造形态和弧后扩张的动力源,而弧后扩张则产生了沿海槽走向分布的线性海山和雁行排列的构造洼地。在中部和南部海槽这两种作用力交织在一起,产生两类海底地貌形态共存的构造格局。对目前关于冲绳海槽构造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并支持了冲绳海槽弧后盆地扩张成因的观点;定量估算了冲绳海槽三幕构造运动的方向、扩张量和半速率;从动力学角度阐述了沟-弧-盆体系的形成演化过程;阐述了冲绳海槽三幕构造运动的演化过程和特征:中新世的拱顶、断陷,上新世—早更新世的被动拉张,晚更新世—全新世后的主动弧后扩张。三幕构造运动的方向、特征和动力机制明显不同,运动方向的多次改变导致海槽内多种走向构造地貌的存在。近代的海槽扩张有明显活跃和加速趋势。

关 键 词:构造地貌  弧后扩张  演化机制  冲绳海槽  勘测  分辨率
文章编号:0256-1492(2004)03-0067-10
修稿时间:2003年9月28日

THE EVIDENCES OF THE BACKARC SPREAD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KEY ISSUES IN THE OKINAWA TROUGH
WU Zi-yin.THE EVIDENCES OF THE BACKARC SPREAD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KEY ISSUES IN THE OKINAWA TROUGH[J].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2004,24(3):67-76.
Authors:WU Zi-yin
Abstract:
Keywords:tectonic morphology  backarc extension  tectonic evolution mechanism  Okinawa Troug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