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季北黄海不同性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张凯南,王珍岩,李文建,刘长华,阎 军.夏季北黄海不同性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海洋科学,2017,41(10):86-93.
作者姓名:张凯南  王珍岩  李文建  刘长华  阎 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04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A 类)(XDA11030103)
摘    要:为了探讨夏季不同性质悬浮体在研究区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于2016年6—7月在北黄海使用LISST-100X(C)型激光粒度仪和CTD测量了悬浮体浓度和水体温度、浊度、荧光叶绿素浓度数据。结合现场水文数据对不同粒径悬浮体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研究区悬浮体含有大量以生源颗粒为主的粗颗粒(128μm),其浓度在下层水体较低,在远岸层结水体的温跃层附近最高。粒径128μm的细颗粒浓度与浊度分布趋势一致,主要反映陆源无机颗粒的变化。其浓度整体呈近岸高远岸低、下层高上层低的分布特征;在成山头近岸海域最高,并且在鲁北沿岸浅水与远岸深水之间存在浓度锋。潮混合作用和温跃层是影响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潮混合作用促使鲁北沿岸出现陆架温度锋,阻碍沿岸细颗粒物质向海输运;成山头近岸较强的潮混合作用导致当地沉积物再悬浮,使该区域细颗粒浓度最高。温跃层不仅阻碍了下层细颗粒物质向上扩散,还对上层沉降下来的颗粒有"累积"作用。此外,跃层附近丰富的浮游植物对粗颗粒浓度高值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关 键 词:悬浮体    粒径    北黄海    潮混合    温跃层
收稿时间:2017/3/1 0:00:00
修稿时间:2017/6/27 0:00:00

Distribution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of th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during summer
ZHANG Kai-nan,WANG Zhen-yan,LI Wen-jian,LIU Chang-hua and YAN Jun.Distribution and its control factors of th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during summer[J].Marine Sciences,2017,41(10):86-93.
Authors:ZHANG Kai-nan  WANG Zhen-yan  LI Wen-jian  LIU Chang-hua and YAN Jun
Abstract:
Keywords: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particle size  the North Yellow Sea  tidal mixing  thermocli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