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引用本文:侯增谦,杨竹森,徐文艺,莫宣学,丁 林,高永丰,董方浏,李 光明,曲晓明,李光明,赵志丹,江思宏,孟祥金,李振清,秦 克章,杨志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6,25(4):337-358.
作者姓名:侯增谦  杨竹森  徐文艺  莫宣学  丁 林  高永丰  董方浏  李 光明  曲晓明  李光明  赵志丹  江思宏  孟祥金  李振清  秦 克章  杨志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侯增谦,杨志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037(杨竹森,徐文艺,董方浏,曲晓明,江思宏,孟祥金,李振清),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莫宣学,赵志丹),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100085(丁林),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31(高永丰),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82(李光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李光明,秦克章)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2002CB412600)资助
摘    要: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Ma,延续至41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_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_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伴随陆_陆碰撞,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_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66~50Ma)、② εNd花岗岩_辉长岩组合(52~47Ma)和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_辉绿岩脉组合(42Ma),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5000m)的林子宗火山岩系(65~43Ma),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65~52Ma)→板片断离(52~42Ma)→板片低角度俯冲(<40Ma)等重要过程。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②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_Au_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形成长达百余公里的Cu_Au矿化带;③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Au矿化带;④与挤压抬升有关的Cu_Au成矿事件,形成以雄村大型铜金矿为代表的斑岩型/浅成低温复合型Cu_Au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陆主碰撞造山区域成矿模型。

关 键 词:地质学  大陆碰撞造山  构造-岩浆作用  深部过程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