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双尖子山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吴冠斌,刘建明,曾庆栋,刘铭涛,孙华山,尹占文,尹潇.内蒙古双尖子山铅锌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其指示意义[J].地学前缘,2014,21(5):105-115.
作者姓名:吴冠斌  刘建明  曾庆栋  刘铭涛  孙华山  尹占文  尹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19; 2. 华北地质勘查局, 天津 300170;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4. 赤峰宇邦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兴蒙造山带构造叠合与大规模成矿作用”(2013CB429804)
摘    要:双尖子山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银为主的超大型矿床。根据野外穿插关系和矿相学研究,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Ⅰ)石英闪锌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石英银矿物阶段;(Ⅳ)黄铁碳酸盐阶段。除第Ⅳ阶段以外,其余3个成矿阶段均发育银矿化,以第Ⅱ、Ⅲ阶段为主。第Ⅰ、Ⅱ阶段银矿化与方铅矿密切共生,主要以珠滴状或不规则状赋存于方铅矿内部和边部,少量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中。而第Ⅲ阶段的银矿化则截然不同,绝大部分银矿物充填于石英颗粒之间,抑或被石英颗粒所包裹。银矿物种类主要包括硫锑铜银矿、硫银锡矿、辉硒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辉银矿、金银矿和自然银。纵观整个矿化过程,银矿物具有由早期复杂硫盐类矿物演化至晚期简单硫化物、自然银的趋势。其中第Ⅲ阶段银矿物粒度细小且包裹在石英颗粒内部或颗粒裂隙间,平均粒径小于30 μm,即使在磨矿细度200目以下占90%的条件下也难使银矿物单体完全解离,成为制约提高银回收率的最主要因素。建议矿山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既提高了银的回收率,又顺带回收矿石中少量的金矿物。同时,在研究银的赋存状态和银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还对银铅共生关系的原因和机制开展了简单的讨论。

关 键 词:大兴安岭    银矿床    赋存状态    银的回收率
收稿时间:2014-02-14
修稿时间:2014-04-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