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岩石变形分析
引用本文:林伟,王清晨,石永红.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岩石变形分析[J].岩石学报,2005,21(4):1195-1214.
作者姓名:林伟  王清晨  石永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907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40472116,40202021)的资助
摘    要:按照构造几何学特点和运动学特征我们把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南部,中部和北部。造山带南部为一套构造堆叠体系;中部为一个混合岩穹窿,浅变质的砂岩、板岩和片岩构成了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北部构造单元。造山带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主要由前陆褶皱带构成:未变质的新元古代-早三叠世的沉积地层;由“宿松群”北部和苏北地区的“海州群”构成的高压变质岩石单元及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造山带中部的混合岩穹隆由大别山地区的罗田穹隆和苏鲁地区的莱西-栖霞穹隆构成。同样大别山北部的浅变质“佛子岭-卢镇关群”和胶东地区浅变质的“蓬莱群”构成了造山带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同时大别山和苏鲁两个构造地体均经历了相似的多期构造变形:沿 NW-SE 向矿物拉伸线理发育的上部指北的剪切变形代表着造山带主变形期的变形;早期向南逆冲的韧性剪切变形和沿中部混合岩穹隆边缘发育的重力滑脱变形体系,后者代表了混合岩穹隆形成时的垂向缩短作用。正是由于构造几何学和多期变形的可对比性决定了这两个变质地体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关 键 词:大别-苏鲁碰撞造山带  构造几何学  运动学  岩石多期变形
文章编号:1000-0569/2005/021(04)-1029-14
收稿时间:04 30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06 27 2005 12:00AM

Architecture, kinematics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in Dabie-Sulu collision zone
LIN Wei,WANG QingChen,SHI YongHong.Architecture, kinematics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in Dabie-Sulu collision zone[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5,21(4):1195-1214.
Authors:LIN Wei  WANG QingChen  SHI YongHong
Institu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Evolu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f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Dabie-Sulu collision zone  Geometry  Kinematics  Polyphase deform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