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
引用本文:吕庆田,董树文,史大年,汤井田,江国明,张永谦,徐涛,SinoProbe--CJ项目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J].岩石学报,2014,30(4):889-906.
作者姓名:吕庆田  董树文  史大年  汤井田  江国明  张永谦  徐涛  SinoProbe--CJ项目组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教育部有色金属成矿预测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SinoProbe-03-CJ项目组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SinoProbe-0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418)联合资助.
摘    要:岩石圈结构和深部过程对理解成矿带和大型矿集区的形成十分重要。岩石圈尺度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将在地壳中留下各种结构的或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通过地球物理的手段去探测。为深入理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作者在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宽频地震、深地震反射、广角反射/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和反演结果取得一系列新发现:(1)成矿带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体,在中心深度300km处有一向SW倾斜的高速体;(2)S波接收函数证实成矿带岩石圈较薄,只有50~70km;横波分裂结果显示,成矿带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和强度与邻区有较大区别,显示平行成矿带(NE-SW向)的上地幔变形和流动;(3)深反射地震揭示成矿带上地壳曾发生强烈挤压变形,以紧闭褶皱、逆冲和推覆为特征;在宁芜火山岩盆地、长江断裂带和郯庐断裂之下出现"鳄鱼嘴"构造,指示上下地壳在挤压变形过程中解耦;深反射地震证实发生过陆内俯冲和叠瓦,并认为是岩石圈增厚和拆沉的主导机制;(4)广角反射和大地电磁反演给出了跨成矿带地壳剖面的速度和电性结构,速度和电阻率分布总体上与构造单元相吻合。本文分析和解释了这些发现的地质意义,并结合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提出了成矿带地球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中、晚侏罗世陆内俯冲、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和MASH过程造就了长江中下游世界级成矿带的形成。

关 键 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远震层析成像  深反射地震  陆内俯冲  岩石圈拆沉  地球动力学模型
收稿时间:2013/11/25 0:00:00
修稿时间:2014/2/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