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
引用本文:葛肖虹,马文璞 刘俊来 任收麦 袁四化.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J].中国地质,2013,40(1):61-73.
作者姓名:葛肖虹  马文璞 刘俊来 任收麦 袁四化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防灾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B070601)资助
摘    要: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理论概括,回答所研究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变。中国占据亚洲东部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在过去4亿年期间由具有不同地壳结构、生物地理区系和演化历史的地质体镶嵌拼合而成,具有复式大陆构造的典型特征。中国的区域构造研究有可能在如下方面对全球构造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1)与北美、非洲等巨型克拉通相比,中国地台的规模小、刚性化程度低、盖层变形强烈,这种相对高的构造活动性正好提供了有关大陆生长和演化规律的窗口;(2)复式大陆中并列的陆块来自不同源区,意味着中国区域构造的"世界性",因此开展大区域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区、古沉积、古构造与古成矿作用与环境复位的综合研究,厘清中国各陆块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必然对完善全球构造演化做出贡献;(3)中国是世界上造山带最多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和台湾海岸山脉是正在进行中的大陆碰撞和弧-陆碰撞场所,从极为丰富的实例中总结出古、新造山带的类型和基本演化规律,可以丰富全球大陆增生的理论;(4)古特提斯洋从古亚洲退却的过程与路径是迄今尚未解决而长期受人关注的科学问题;(5)中国广泛存在的中—新生代陆内变形与盆山构造-地貌的形成,应该是大陆动力学深入研究的命题;(6)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扩展了区域构造研究的领域。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对地学研究的促进,将迎来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前景。

关 键 词:区域大地构造学  全球构造理论  研究展望  学科交叉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regional tectonics of China
GE Xiao-hong,MA Wen-pu,LIU Jun-lai,REN Shou-mai,YUAN Si-hua.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regional tectonics of China[J].Chinese Geology,2013,40(1):61-73.
Authors:GE Xiao-hong  MA Wen-pu  LIU Jun-lai  REN Shou-mai  YUAN Si-hua
Institution: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 2. State Key Lab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 Oil & Gas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29, China; 4.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anhe 065201, Hebei,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