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阿里推覆构造与蛇绿岩构造侵位
引用本文:吴珍汉 叶培盛 杨,艳.西藏阿里推覆构造与蛇绿岩构造侵位[J].中国地质,2013,40(1):182-190.
作者姓名:吴珍汉 叶培盛 杨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1212011221111、1212011120185);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2)联合资助
摘    要:通过野外观测和ETM遥感解译,结合1∶25区域地质调查相关资料,发现西藏阿里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发育自北向南长距离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形成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导致班公—怒江缝合带发生解体和蛇绿岩构造侵位。阿里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由大量逆冲断层、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不同规模的飞来峰和构造窗、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组成,前锋逆冲断层呈弧形分布于拉萨地块北部狮泉河—左左—革吉—麦岗沿线。沿主要逆冲断层,中生代蛇绿混杂岩、三叠纪和侏罗纪碎屑岩-碳酸盐岩、石炭纪板岩、二叠纪白云质灰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早白垩世碎屑岩-碳酸盐岩、晚白垩世—古近纪红层之上,形成比较典型的薄皮双重推覆构造系统,估算最小推覆距离160~180 km。根据构造关系和同位素年龄资料,推断阿里薄皮推覆构造主要形成时代为75~20 Ma,对应自北向南逆冲推覆构造运动速率约2.91~3.28 mm/a。研究阿里逆冲推覆构造对深化认识班公—怒江缝合带及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合理评价羌塘盆地西段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薄皮双重推覆构造  逆冲断层  蛇绿岩构造侵位  班公—怒江缝合带  西藏阿里地区

The Ngari thrust system and tectonic 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 in western Tibet
WU Zhen-han,YE Pei-sheng,YANG Yan.The Ngari thrust system and tectonic 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 in western Tibet[J].Chinese Geology,2013,40(1):182-190.
Authors:WU Zhen-han  YE Pei-sheng  YANG Yan
Institution:1(1.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2.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