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来自中蒙边境花岗岩和沉积地层的证据
引用本文:苏茂荣,李英雷,刘汇川,邵永旭,张青,周飞,曹磊,孙景浩.中亚造山带东段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来自中蒙边境花岗岩和沉积地层的证据[J].中国地质,2020,47(4):1186-1203.
作者姓名:苏茂荣  李英雷  刘汇川  邵永旭  张青  周飞  曹磊  孙景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41-1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10)联合资助。
摘    要:中亚造山带东段多个地块内鲜有古老结晶基底物质报道,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其早期属性的认识。本研究在内蒙古北部与蒙古国接壤的乌力吉特敖包地区,发现了被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不整合覆盖的古元古代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沉积地层(乌兰敖包组)。对二长花岗岩开展的LA-ICM-MS锆石U-Pb定年显示其结晶年龄为(1686±10) Ma,说明形成于古元古代。乌力吉特敖包二长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过铝质(A/CNK=1.08~1.11),且含有大量白云母,属S-型花岗岩。不同于常见的显生宙以来的S-型花岗岩,乌力吉特敖包古元古代花岗岩具有正的εHf(t)值(+2.9~+6.7),但εHf(t)值远低于1.7 Ga地壳演化趋势线,且锆石原位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0~2.3 Ga,因此其应该来源于古老变泥质岩部分熔融。乌力吉特敖包古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陆陆同碰撞的构造环境。在古元古代乌兰敖包组变质泥岩获得了一个显著的碎屑锆石峰值年龄(1698 Ma),且该地层被元古宙花岗岩侵入。本研究发现的乌力吉特敖包古元古代末期花岗岩和乌兰敖包组沉积地层说明:中亚造山带东缘各地块内存在古老的结晶基底物质。这为我们认识这些地块早期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地质证据。

关 键 词:中亚造山带  古元古代  S型花岗岩  中蒙边境  结晶基底  地质调查工程
收稿时间:2019/2/12 0:00:00
修稿时间:2019/8/1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