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西赣中铁矿“红绸带”式铁矿体形态成因及其找矿预测
引用本文:陈正乐,张青,韩凤彬,陈柏林,孙岳,王学平,潘家永,沈滔,伍俊杰.江西赣中铁矿“红绸带”式铁矿体形态成因及其找矿预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6(2):213-223.
作者姓名:陈正乐  张青  韩凤彬  陈柏林  孙岳  王学平  潘家永  沈滔  伍俊杰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3. 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南昌,330201;4.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403292;4147219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B0613-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24-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5033801;12120113105100)联合资助。
摘    要:江西赣中新余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产于震旦纪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系硅铁建造中。铁矿体普遍呈现"红绸带"式形态,前人认为是多期次褶皱叠加的结果。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在整个铁矿区发现,区域透入性的拉伸线理、A型褶曲十分发育,局部地段甚至出现鞘褶皱;系统测量表明,区域拉伸线理、A型褶皱的脊线走向稳定在295°~320°之间,倾角一般小于25°。推测赣中铁矿经历了强烈的塑性流变,"红绸带"式铁矿体是塑性流变,而非多期褶皱叠加变形的结果;整个铁矿区的原始形态应是一个鼻端向南封闭的巨形鞘褶皱,但变形期后不均匀的构造抬升和剥蚀,导致了不同铁矿区现今地表出露了原始形态的不同部位。结合褶皱构造对铁成矿物质的控制作用和矿区的地层出露状态分析,认为大陂-陂头、寨口-太平山-良山一带皆处于鞘褶皱的前缘部位,具有寻找富大厚矿体的找矿前景,松山-杨家桥处于鞘褶皱的西翼,平剖面上都发育小型鞘褶皱和红绸带式重叠矿体,因而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 键 词:红绸带  塑性流变  鞘褶皱  找矿预测  赣中铁矿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