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南印度洋构造地貌与构造过程
引用本文:李三忠,索艳慧,余珊,赵淑娟,戴黎明,曹花花,张臻,刘为勇,张国堙.西南印度洋构造地貌与构造过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1).
作者姓名:李三忠  索艳慧  余珊  赵淑娟  戴黎明  曹花花  张臻  刘为勇  张国堙
作者单位: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大项目课题,973项目(
摘    要:本文基于海底水深数据,制定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脊新的海底构造地貌划分原则,将西南印度洋划分为7级构造地貌单元;并以该洋中脊中段的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之间及其邻区的海底构造地貌特征为依据,将其与该区断裂演化、分段性、分段拓展机制、中央裂谷形成过程、脊–柱相互作用和洋中脊跃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洋中脊可以划分为4个三级构造地貌单元(即洋中脊的一级分段),从西向东被Andrew Bain和Prince Edwards、Discovery II以及Gallieni转换断层依次分割,分别反映为强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弱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的扩张脊和正常超慢速扩张脊的地貌类型。每个三级分段可进一步划分为3~4个四级分段,本文仅侧重Discovery II和Gallieni转换断层间洋中脊四到七级的4个级别分段划分(即洋中脊的四级构造地貌单元再划分为3级)。其中,第七级构造地貌单元分别为侧列式裂谷(剪切带)、雁列式裂谷、横断层带等构造分割。该段洋中脊先后受Marion、Crozet、Madagascar等热点或海台的影响,经历了3次洋中脊跃迁,时间大致分别为80 Ma,60 Ma和40 Ma,该过程与冈瓦纳大陆裂解以来的大洋演化有关。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20 Ma以来的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轴部的周期性拉分式断陷、多米诺式箕状断陷、地堑式断陷和海洋核杂岩等构造过程。

关 键 词:西南印度洋  转换断层  分段性  构造地貌  断层组合

Morphotectonic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of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
LI Sanzhong,SUO Yanhui,YU Shan,ZHAO Shujuan,DAI Liming,CAO Huahua,ZHANG Zhen,LIU Weiyong,ZHANG Guoyin.Morphotectonic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of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J].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2015(1).
Authors:LI Sanzhong  SUO Yanhui  YU Shan  ZHAO Shujuan  DAI Liming  CAO Huahua  ZHANG Zhen  LIU Weiyong  ZHANG Guoyin
Abstract:
Keywords:SWIR  transform fault  segment  morphotectonics  fault patter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