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黑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沈军,何谋惷,胡新露,熊索菲,姚书振,孟宇,王翔.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黑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15(3):150-159.
作者姓名:沈军  何谋惷  胡新露  熊索菲  姚书振  孟宇  王翔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大黑山钼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段,是一个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钼矿床。根据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Ⅰ)、石英-辉钼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研究显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体系,第Ⅰ、Ⅱ、Ⅲ阶段均可见水溶液包裹体(L+V型)、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和含CO2包裹体(C型);而第Ⅳ阶段仅发育水溶液包裹体(L+V型)和纯液相包裹体(L型)。成矿流体演化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330~430,320~360,280~340,180~240℃,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对应的盐度w(NaCleq)分别为5.86%~54.10%,4.07%~51.70%,3.23%~46.20%和0.70%~9.08%,也逐步降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最低捕获压力为17~5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约为1.7~5.8km。成矿流体的δ18Ow值为-5.8‰~4.2‰,δDW值为-139.8‰~-127.2‰,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合流体。主成矿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CO2大量逸出,导致流体还原性增强,造成大量MoS2的沉淀而形成钼矿床。

关 键 词:流体包裹体  大黑山钼矿床  成矿机制  大兴安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