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地貌特征:来自SRTM数字高程模型和降水量数据的约芽
引用本文:王猛,刘焰,何延波,魏东.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地貌特征:来自SRTM数字高程模型和降水量数据的约芽[J].地质科学,2008,43(3).
作者姓名: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3]湖北省地质矿产局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443001
摘    要:利用GTOP0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关 键 词:数字高程(DEM)  地质地貌  降水量  地表剥蚀  喜马拉雅山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