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SAR影像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运动速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王欣,刘琼欢,蒋亮虹,刘时银,丁永建,蒋宗立.基于SAR影像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运动速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15,37(3):570-579.
作者姓名:王欣  刘琼欢  蒋亮虹  刘时银  丁永建  蒋宗立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系,湖南湘潭41120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系,湖南湘潭,41120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性调查专项,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摘    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其全天候、全天时、穿云透雾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山地冰川动态监测中.利用2006年6-9月三期ALOS/PALSAR雷达影像,采用偏移量跟踪技术,提取了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珠峰)区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分析了区域内冰川运动速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31条山谷冰川平均运动速度为9.3 cm·d-1,总体上以珠峰-洛子峰南北向山脊线为界限,东侧和东南侧冰川日均运动速度(11.1 cm·d-1)普遍高于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日均运动速度(5.4 cm·d-1).冰川消融区非表碛区冰川平均运动速度为表碛覆盖区平均运动速度的2.2倍,冰面湖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冰川运动速度波动.在气候与非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和相互间的此消彼长中,研究区65%的冰川的运动速度自中值高度往下显著减小,16%的冰川自中值高度往下呈显著增大趋势,19%冰川消融区运动速度无显著变化趋势.

关 键 词:珠穆朗玛峰地区  InSAR  冰川运动速度  偏移跟踪技术  影响因素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glacier surface flow velocity in the Everest region,the Himalayas derived from ALOS/PALSAR images
Abstract:
Keywords:Everest region  InSAR  glacier flow velocity  feature-tracking  influence factor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