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冻融和非冻融条件下包气带土壤墒情垂向变化的试验与分析
引用本文:常龙艳,戴长雷,商允虎,李治军,刘月.冻融和非冻融条件下包气带土壤墒情垂向变化的试验与分析[J].冰川冻土,2014,36(4).
作者姓名:常龙艳  戴长雷  商允虎  李治军  刘月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71);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SE201310)资助
摘    要:冻结层的存在使得寒区有着与非寒区差别明显的水文循环过程,土壤冻融规律、水热盐运移、融雪水入渗等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寒区低温条件下冻融土壤持水性质与非冻融土壤不同,其包气带冻结层往往具有弱透水性、蓄水保墒和隔热减渗的作用,使得寒区春季冻结层土壤的墒情较高.以冻融土壤和非冻融土壤墒情对比监测为基础,选取地表以下10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设置冻融和非冻融对比监测试验场,同时段、同频率、同埋深(间隔20 cm土层)进行土壤结构、水热及环境参数监测.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埋深不同冻融阶段的墒情参数,量化了低温冻融条件下土壤墒情较非冻融土壤的高出部分,最后对冻土保墒的机理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冻结条件下土壤水分重新分布,在土水势的作用下由非冻结区向冻结区迁移.初冻期地表土壤墒情达到最大,冻结期土壤最大墒情值随冻结锋面迁移分别在20、40、60 cm处达到最大,稳定冻结期和融化初期在80 cm处达到最大;土壤最大墒情值一般在冻结锋面前沿的10~20 cm处,较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无论是从空间(不同埋深)还是时间(不同冻融阶段)角度分析,冻融土壤含水率均大于非冻融土壤,二者含水率的差值随埋深和冻融阶段的推移而加大,在稳定冻结期80 cm处达到最大,差值量可达6.4%~7.8%.

关 键 词:冻土层  包气带  墒情  冻土保墒  哈尔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