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引用本文:王劲松,陈发虎,靳立亚,魏锋.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J].冰川冻土,2008,30(2):224-233.
作者姓名:王劲松  陈发虎  靳立亚  魏锋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 键 词:亚洲中部干旱区  20世纪两次暖期  响应  影响因子
文章编号:1000-0240(2008)02-0224-10
修稿时间:2007年7月3日

The Response to Two Global Warming Periods in the 20th Century over the Arid Central Asia
WANG Jin-song,CHEN Fa-hu,JIN Li-ya,WEI Feng.The Response to Two Global Warming Periods in the 20th Century over the Arid Central Asia[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8,30(2):224-233.
Authors:WANG Jin-song  CHEN Fa-hu  JIN Li-ya  WEI 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