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引用本文:徐树桐,袁学诚,吴维平,刘贻灿.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J].地质通报,2008,27(1):19-26.
作者姓名:徐树桐  袁学诚  吴维平  刘贻灿
作者单位: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26
基金项目:国家“973”专项(编号:2003CB716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403991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42012)资助. 致谢:常印佛院士、季寿元教授对本文提出了修改建议,陆益群工程师为本文作图,在此一并致谢.
摘    要: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关 键 词:大别山  反射地震剖面  地质解释  大别山  黄石  六安  反射  地震剖面  地质解释  profile  seismic  reflection  interpretation  渐缩  规模  三叠纪  冲时  距离  冲断带  复理石  切割  断裂带  磨子潭  中生代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1-0019-08
收稿时间:2007-09-10
修稿时间:2008-01-04

New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from Huangshi to Liu'an across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
XU Shu-tong,YUAN Xue-cheng,WU Wei-ping,LIU Yi-can.New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from Huangshi to Liu'an across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J].Geologcal Bulletin OF China,2008,27(1):19-26.
Authors:XU Shu-tong  YUAN Xue-cheng  WU Wei-ping  LIU Yi-can
Abstract:
Keywords:Dabie Mountains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