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
引用本文:宋扬,唐菊兴,曲晓明,王登红,辛洪波,杨超,林彬,范淑芳.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J].地球科学进展,2014(7).
作者姓名:宋扬  唐菊兴  曲晓明  王登红  辛洪波  杨超  林彬  范淑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南部增生造山成矿系统发育机制”(编号:2011CB40310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编号:1212010633903)资助
摘    要:狭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范围与班公湖—怒江洋盆残留的蛇绿混杂岩带一致,包括与超基性岩浆熔离作用相关的Cr,Fe,Ni等矿床;广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缝合线南北两侧与班公湖—怒江洋俯冲、碰撞、碰撞后及陆内伸展作用有关的所有矿床和岩浆岩,其范围包括南羌塘地体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中拉萨地块的大部分区域,发育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铁(铜)矿、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和热液型钨矿等,涉及的动力学背景包括活动大陆边缘到板内的各个阶段。在2期重要的斑岩铜(金)成矿作用中,120~105 Ma BP矿床的形成与拉萨地体和南羌塘地体碰撞过程中深部俯冲洋壳物质的重熔有关,90~85 Ma BP矿床始于碰撞后阶段岩石圈地幔的底侵作用。一些关键的基础性科学问题,诸如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岩浆作用特征、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矿床的保存与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予以关注。

关 键 词:班怒成矿带  斑岩铜矿  青藏高原  矿床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