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兴斑岩铜矿床研究新进展
引用本文:周清,姜耀辉,廖世勇,靳国栋,赵鹏,刘铮,贾儒雅.德兴斑岩铜矿床研究新进展[J].地质论评,2013,59(5):933-940.
作者姓名:周清  姜耀辉  廖世勇  靳国栋  赵鹏  刘铮  贾儒雅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41202067,41202048)、重点项目(编号 40730313)和国家“973”计划(编号 2012CB416706,2011CB403105)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 12120113036000)的成果。
摘    要:江西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含矿斑岩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等其它方面还存在有较大的争论。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德兴铜矿的含矿斑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1702~1710 Ma)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形成的大陆边缘环境下,由俯冲大洋板片(主要为上覆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具高Sr、Sr/Y 和La/Yb 比值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熔体,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所形成。超大型的Cu—Au 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侵入作用几乎同时发生,成矿物质主要由洋片(P MORB)中富含Fe3+ 的岩浆释放出的流体或熔体在上升途中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后从岩石圈地幔中萃取出来。而在晚侏罗世中期(约1535 Ma),区内转换为由俯冲大洋板片rollback 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形成了壳—幔混源成因的闪长质侵入岩脉群,但没有显示出良好的矿化作用;到了早白垩世晚期(1009~1065 Ma),德兴斑岩铜矿区内发生一次热液成因的Cu(—Au?)成矿作用事件,叠加于原先大规模的主成矿事件之上。

关 键 词:德兴斑岩铜矿  岩石学成因  成矿物源  板块俯冲  热液锆石
收稿时间:8/6/2012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3/6/28 0:00:00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ex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Abstract:
Keywords:Dex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Petrogenesis  Ore forming source  Subduction of plate  Hydrothermal zircon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