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西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特征及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黄奇波,覃小群,刘朋雨,张连凯,程瑞瑞,李腾芳.山西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2019,65(4):961-972.
作者姓名: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张连凯  程瑞瑞  李腾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地下河流域不同岩性外源水碳汇原因及效应研究”(编号:41571203)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桂江——柳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404)的成果。
摘    要:稳定碳同位素可指示岩溶动力系统无机碳循环过程及流域水文地球化形成演化。为揭示山西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及控制因素。本研究对泉域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深埋区29个岩溶地下水的主要离子组分和碳同位素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13CDIC,VPDB(DIC—溶解无机碳)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大值为-8.19‰,最小值为-13.35‰,平均值为-10.09‰。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δ13CDIC,VPDB值呈不断增重的变化规律。补给区来源于土壤CO2的比例最高,范围为46.22%~58.04%,平均值为51.13%,其次是径流区,范围为36.22%~58.37%,平均值为42.05%,排泄区和深埋区最小,范围分别为37.61%~41.52%和35.61%~42.26%,平均值分别为39.38%和38.28%。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随着径流途径增大和硫酸参与溶蚀的比例增加,DIC(溶解无机碳)中来源于土壤CO2的比例减小,碳酸盐岩来源的碳的比例增加。

关 键 词:溶解无机碳  碳同位素  岩溶地下水  柳林泉域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山西
收稿时间:2018/10/29 0:00:00
修稿时间:2019/6/27 0:00:00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in karst groundwater in Liuling Spring catchment, Lv liang, Shanxi
HUANG Qibo,QIN Xiaoqun,LIU Pengyu,ZHANG Liankai,CHENG Ruirui and LI Tengfang.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in karst groundwater in Liuling Spring catchment, Lv liang, Shanxi[J].Geological Review,2019,65(4):961-972.
Authors:HUANG Qibo  QIN Xiaoqun  LIU Pengyu  ZHANG Liankai  CHENG Ruirui and LI Tengf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