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昆仑山小南川岩体裂变径迹年代与中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
引用本文:王岸,王国灿,谢德凡,刘德民.东昆仑山小南川岩体裂变径迹年代与中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J].地球科学,2007,32(1):51-58.
作者姓名:王岸  王国灿  谢德凡  刘德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湖北武汉430074,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对昆仑垭口地区小南川岩体7件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测试,分析了岩体的冷却过程及岩体的剥露与构造地貌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昆仑山区中新世晚期视剥蚀速率极为缓慢,为0.020~0.035mm/a,反映的是构造隆升作用微弱、地貌缓和的地质环境,因而构造隆升速率与低的视剥蚀速率相当.上新世以来小南川岩体突发性快速隆升冷却,造成超过3km的物质揭顶,这不是由单纯的剥蚀过程导致,而是反映了昆仑山上新世以来的强烈构造隆升驱动下的成山作用过程.岩体上新世的裂变径迹年龄与近东西向的昆仑河-野牛沟谷地断裂断陷、昆仑垭口盆地断陷以及后期西大滩谷地断陷的综合构造地貌演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此外裂变径迹年龄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区域性的差异隆升作用,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隆升和剥蚀作用逐渐衰减,这与东昆仑山南北向以及东、西昆仑山之间地貌发育的差异性以及新生代火山作用分布是吻合的.

关 键 词:东昆仑山  青藏高原  小南川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地貌  上新世
文章编号:1000-2383(2007)01-0051-08
修稿时间:2006-05-28

Fission Track Geochronology of Xiaonanchuan Pluton and the Morpho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ern Kunlun since Late Miocene
WANG An,WANG Guo-can,XIE De-fan,LIU De-min.Fission Track Geochronology of Xiaonanchuan Pluton and the Morphotectonic Evolution of Eastern Kunlun since Late Miocene[J].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32(1):51-58.
Authors:WANG An  WANG Guo-can  XIE De-fan  LIU De-min
Institution:1.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Keywords:eastern Kunlun  Tibet  Xiaonanchuan  apatite fission track  morphotectonic  Plioce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