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
引用本文:莫宣学,罗照华,邓晋福,喻学惠,刘成东,谌宏伟,袁万明,刘云华.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J].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403-414.
作者姓名:莫宣学  罗照华  邓晋福  喻学惠  刘成东  谌宏伟  袁万明  刘云华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2.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330013
3. 长安大学,西安,7100643;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基础研究花岗岩项目(200113900018),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工作项目“青藏高原岩浆岩与大陆碰撞过程综合研究”(121201061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2CB41260)的资助
摘    要: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内可与冈底斯相媲美的又一条巨型构造岩浆岩带。该带内的花岗岩形成可以划分为4个时段,分别与4个造山旋回相对应:前寒武纪(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新生代。其中,以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或称华力西—印支旋回)、特别是三叠纪的花岗岩最为发育。东昆仑造山带基底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其早古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序列与北祁连造山带可以对比,属祁连—东昆仑加里东造山系统的一部分。到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东昆仑卷入古特提斯构造体制,属于古特提斯造山系统的北缘。华力西—印支是一个完整的造山旋回,与西南"三江"古特提斯的演化历史相似。昆南缝合带是当时中国南北大陆的主要构造分界线。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使东昆仑造山带又卷入了青藏大陆碰撞造山系统,但对东昆仑的影响是一种远程效应。东昆仑造山带大陆地壳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但在显生宙还有新生地壳(juvenilecrust)产生,与兴蒙、冈底斯、安第斯等造山带相似。东昆仑花岗岩带中丰富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与壳-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以及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成份(87Sr/Sr初始值多数小于0.710;εNd(t)值变化于-9.2和 3.6之间),说明86地幔物质的注入及其与地壳物质的混合,对显生宙地壳的形成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是显生宙东昆仑地壳生长的重要方式。根据花岗质寄主岩、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MME)及底侵辉长岩的锆石SHRIMPU-Pb定年,东昆仑造山带在显生宙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底侵作用与岩浆混合作用,一次在早-中泥盆世(394~403Ma),另一次在中三叠世(239~242Ma),分别相当于加里东旋回、华力西-印支旋回的俯冲结束/碰撞开始阶段。

关 键 词:东昆仑造山带  花岗岩  底侵作用  岩浆混合作用  地壳生长
文章编号:1006-7493(2007)03-0403-12
修稿时间:2007-07-30

Granitoids and Crustal Growth in the East-Kunlun Orogenic Belt
MO Xuan-xue,LUO Zhao-hua,DENG Jin-fu,YU Xue-hui,LIU Cheng-dong,CHEN Hong-wei,YUAN Wan-ming,LIU Yun-hua.Granitoids and Crustal Growth in the East-Kunlun Orogenic Belt[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7,13(3):403-414.
Authors:MO Xuan-xue  LUO Zhao-hua  DENG Jin-fu  YU Xue-hui  LIU Cheng-dong  CHEN Hong-wei  YUAN Wan-ming  LIU Yun-hua
Abstract:
Keywords:East-Kunlun orogenic belt  granites  underplating  magma mixing  crustal growt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