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山东段“北天山洋”构造涵义及演化模式再认识
引用本文:王国灿,张孟,张雄华,康磊,廖群安,郭瑞禄,王玮.天山东段“北天山洋”构造涵义及演化模式再认识[J].地质学报,2022,96(10):3494-3513.
作者姓名:王国灿  张孟  张雄华  康磊  廖群安  郭瑞禄  王玮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全球大地构造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79607,DD20160060)资助的成果。
摘    要:准噶尔-吐哈地块与伊犁-中天山地块之间分布着多条时代和类型各不相同的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前人一般将这些蛇绿混杂岩统一视为北天山洋盆的纪录,并由此推断该洋盆的时代跨度至少始自寒武纪并一直持续到晚石炭世甚至二叠纪。本文基于近几年在东天山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成果,通过新界定的以康古尔塔格-大草滩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的北天山洋两侧志留纪—泥盆纪活动大陆边缘物源性质和生物古地理对比,对北天山洋的构造属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重新厘定。研究揭示,志留纪—早泥盆世,北天山洋两侧的准噶尔-吐哈地块和伊犁-中天山地块分属于不同的物源体系和生物古地理区系,指示该洋盆具有显著的构造古地理分隔意义。至中泥盆世,北天山洋两侧隶属同一生物大区的珊瑚动物群指示该洋盆已演化至残余洋盆阶段;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天山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磨拉石-火山岩建造与下伏岩系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关系以及南北两侧物源的相互贯通说明东天山段的北天山洋已完全闭合,南北陆块的碰撞缝合应发生在此前的晚泥盆世早期(~370 Ma)。 石炭纪—早二叠世,可能受南部南天山洋北向俯冲及板片后撤作用影响,在前期已经碰撞拼合形成的统一准噶尔- 吐哈-中天山地块之上,沿康古尔-雅山一带重新裂解出具不成熟洋壳的康古尔弧后有限洋盆。该有限洋盆存续至 早二叠世早期(~290 Ma)最终闭合,其与北天山洋盆是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洋盆体系。

关 键 词:北天山洋  构造涵义  演化模式  物源演化  生物古地理演化
收稿时间:2022/6/18 0:00:00
修稿时间:2022/7/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