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庐枞盆地隐伏侵入岩的LA ICP MS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范裕,邱宏,周涛发,袁峰,张乐骏.安徽庐枞盆地隐伏侵入岩的LA ICP MS定年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4,88(4):532-546.
作者姓名:范裕  邱宏  周涛发  袁峰  张乐骏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Centre of Excellence in Ore Deposit(CODES),University of Tasmania,Private Bag 79,Hobart,Australia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计划”专题(编号: SinoProbe 03 02 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2084,4117208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批准号:2012CB416802)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121115)资助成果。
摘    要: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4组火山岩以及34个出露地表的侵入岩体。这些侵入岩体的时空格架和岩浆演化等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但对于盆地新发现深部隐伏岩体的研究尚未开展,制约了对庐枞盆地岩浆作用及深部成矿预测的深入研究。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对盆地北部清水塘、刘墩、乔冲、牛头山、李家庄5个代表性隐伏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侵入岩详细镜下鉴定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等方法,确定其主要岩性为二长岩和正长岩,岩石全碱含量均较高,准铝质或过铝质;稀土含量中等,较强Eu亏损,呈略右倾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成岩时代分别为133.2±1.4Ma、131.3±1.3Ma、131.0±1.4Ma、131.2±1.2Ma和130.9±1.2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通过与庐枞盆地不同侵入岩的系统对比,提出这些岩体与庐枞盆地早期侵入岩时代接近,岩石学特征类似,应为同一岩浆作用的产物,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

关 键 词:隐伏侵入岩  成岩时代  庐枞盆地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构造背景
收稿时间:2013/10/20 0:00:00
修稿时间:2014/2/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