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比及差异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孙灵辉,萧汉敏,谭龙,李博文,孙东盟,王鹏威.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比及差异机制研究[J].地质学报,2022,96(6):2155-2172.
作者姓名:孙灵辉  萧汉敏  谭龙  李博文  孙东盟  王鹏威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3;3)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3;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90;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 2016ZX05010- 004)和中石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 kt2019- 11- 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对于致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致密储层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和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二维大面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高压压汞、微米CT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技术(FIB- SEM)等分析测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致密砾岩和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和对比,并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成因机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百口泉组致密砾岩较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好,前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为9. 29%和1. 65×10-3 μm2,后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为8. 85%和0. 39×10-3 μm2;百口泉组致密砾岩较延长组致密砂岩孔喉尺寸偏大、孔隙连通性较差及孔隙结构更为复杂,前者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200 nm和2~10 μm范围内,平均连通率60. 63%,平均孔喉配位数3. 0446,后者孔喉半径主要分布于0~4 μm范围内,平均连通率73. 60%,平均孔喉配位数2. 7832;差异化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导致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和延长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对比研究  致密砂砾岩  百口泉组  延长组
收稿时间:2021/1/13 0:00:00
修稿时间:2021/4/1 0:00:00

Pore structure comparison and difference mechanism between tight sandstone and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Sun Linghui,Xiao Hanmin,Tan Long,Li Bowen,Sun Dongmeng,Wang Pengwei.Pore structure comparison and difference mechanism between tight sandstone and tight conglomerate reservoirs[J].Acta Geologica Sinica,2022,96(6):2155-2172.
Authors:Sun Linghui  Xiao Hanmin  Tan Long  Li Bowen  Sun Dongmeng  Wang Pengwei
Abstract:
Keywords:pore structure  diagenesis  comparative study  tight sandstone or conglomerate  Baikouquan Formation  Yanchang Form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