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李建国,张一勇,蔡华伟,郭震宇,万晓樵.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8,82(5):584-593.
作者姓名:李建国  张一勇  蔡华伟  郭震宇  万晓樵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 2006CB7014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02003)资助的成果。
摘    要:西藏的白垩—古近纪孢粉资料迄今鲜有发掘,因此我们对西藏当时的古植物区系、古植被和陆地生态系统等的了解也就甚为了了。本文对位处当时劳亚大陆南部边缘的仲巴县错江顶白垩系—古近系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揭示,剖面的孢粉组合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QuercoiditesTrilobapollis组合,其时代分别为晚白垩世晚期Santonian—Maastrichtian和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剖面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可能位于曲贝亚组和曲下组之间。针叶树花粉大量繁盛,特别是一些类型如Abiespollenites、Cedripites、Piceapollis和Tsugaepollenites仅见于曲下组顶部至加拉孜组底部的孢粉组合,反映了一次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的古环境变化事件,可能指示了印度—劳亚板块碰撞的开始。研究区孢粉植物区系与中国南方植物区系有很好的可比性,而与印度北缘同期植物区系区别明显,暗示着印度与劳亚大陆之间的海域直至始新世仍然具有明显的隔离作用,阻碍着两侧大陆上植物区系间的交流。

关 键 词:孢粉    白垩纪    古近纪    板块碰撞    西藏
收稿时间:2007/11/25 0:00:00
修稿时间:2008/3/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