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早期羊毛开发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引用本文:李志鹏,Kathefine Brunson,戴玲玲.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早期羊毛开发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4(1).
作者姓名:李志鹏  Kathefine Brunson  戴玲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Department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B03);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共同资助;Katherine Brunson的工作和研究得到美国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批准号:DGE-1144087)资助
摘    要:文章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3个代表性遗址——陶寺遗址、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羊骨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当时家羊的次级产品开发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陶寺遗址在陶寺文化晚期、新砦遗址在新砦遗址二期与三期以及二里头遗址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出土的羊,死亡年龄结构符合产羊毛的屠宰模式,说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早期不仅存在以开发羊毛为主要目的的养羊经济,而且当时羊毛开发经济有一定的普遍性。3个遗址中,羊在动物群中数量的增加体现了养羊经济的发展,这可能与羊毛开发经济的刺激有一定的关系。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还显示在遗址不同时期羊的开发方式存在差异,暗示当时的都城遗址与一般遗址居民或不同社会阶层与人群开发利用羊的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 键 词:羊毛开发  动物考古学  中原地区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早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