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武陵山区民族村寨家园遗产演化与地方重构
引用本文:陶慧,张梦真,刘家明.武陵山区民族村寨家园遗产演化与地方重构[J].地理学报,2023(4):997-1014.
作者姓名:陶慧  张梦真  刘家明
作者单位: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80)~~;
摘    要:作为地方家园的物质载体,建筑遗产不仅在历史上呈现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价值溢出,也因其现代性实践而凝聚了当地人心态秩序的变迁,重现了物的象征性沟通的性征,并随着实践场域的嬗变,呈现出物质价值与身份的重塑。传统吊脚楼形制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实践的场所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区,承载着物质、制度与精神多层次的地方意义。本文从物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时间—空间—地方”三元辩证的研究框架,动态地考察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家园遗产与文化主体的互动过程及社会秩序嬗变:(1)“物”的在场是其民间保留和时代传承的历史回应,承载着家屋文化与地方记忆;(2)“物”的式微与脱域是在现代性渗透下宏观力量与个体行为的博弈与融合,也是地方主体性的消解、协商与重构;(3)“物”的出场则意味着家园被置于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价值体系,让民族建筑的空间价值外溢,从而以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旅游语境的交互中。更进一步,本文试图从地方性的视角探讨家园遗产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人文生态空间的秩序重塑逻辑:(1)空间赋能:景观基因焕发空间价值的生产面向;(2)秩序重塑:社会动力激活空间价值的生活面向;(3)地方知识:多元主体共育空间价值的生态面向...

关 键 词:家园遗产  物的社会生命  地方重构  民族村寨  武陵山区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