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秦岭构造带十堰—武当地区岩石变质作用
引用本文:王东升,王宗起,王刚,武昱东,杨皓.南秦岭构造带十堰—武当地区岩石变质作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9(4).
作者姓名:王东升  王宗起  王刚  武昱东  杨皓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摘    要:十堰—武当地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和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内部发育的变质岩可为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在该地区含石榴子石片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变质作用条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到方滩—王家山剖面南、北两侧变质岩的主期变质温度分别为344℃~410℃和368℃~431℃,属于低绿片岩相;由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到十堰—大木剖面南、北两侧变质岩主期变质温度分别为322℃~440℃和535℃~540℃,属于低—高绿片岩相。结合区域变质变形研究成果,认为十堰—武当地区中低级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与南秦岭构造带印支期洋盆闭合伴生的俯冲-增生过程有关,它使得不同变质级别的岩石发生并置然后一起抬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