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玉林  胡文浩 《地下水》2011,(6):171-172
采用固化的方法对吹填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室内实验对固化剂不同掺入比的吹填土进行击实试验,得到不同龄期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入比的增加,固化后吹填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较大的提高;根据压缩实验得到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故固化土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水泥与生石灰处理吹填土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王清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424-429
吹填土是由水力吹填形成的,颗粒很细,固结性能差,吹填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沉积固结,待表面形成硬壳后方可进行加固处理,因此,缩短沉积固结时间,使吹填土尽快地从泥浆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地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室内进行模拟加固方法的沉降柱试验,对吹填土加添固化剂以加速其沉积固结。固化剂主要选用水泥和生石灰,对两种添加方式的机理及固结效果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找出加固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揭示其固化机理,为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一种更加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吹填土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莹  肖树芳  王清 《岩土力学》2004,25(4):518-521
通过在室内对吹填土进行模拟加固方法的模型试验和快速结壳试验,即模拟现场吹填土沉积情况的量筒沉积试验和沉降柱试验,测定了吹填土在不同土水比及不同添加剂作用下沉降后的容重、孔隙比及含水量等物理指标。由此得出吹填泥浆在静水中的沉降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细颗粒絮凝下沉为主的沉积阶段和泥浆自重固结阶段,为进一步研究吹填土的沉积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苏连云港地区吹填土室内沉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莹  王清 《地质通报》2006,25(6):762-765
近年来,随着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将疏浚出来的淤泥用来填海造陆,已成为沿海城市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由于吹填淤泥性质十分复杂,并且需要很长时间的自然沉积固结,待表面形成硬壳后方可加固处理。因此,对吹填土沉积规律和自重固结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连云港地区吹填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沉积试验,对吹填土在静水条件下的沉积规律及固结特性做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沉积后的吹填土进行了微观结构定量分析,获得了孔隙直径、丰度、平面形态、定向频率、定向分维数等重要参数,该成果为吹填土地基加固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进行了吹填泥浆沉降柱试验,取得了未经真空预压处理的吹填土土样,并在天津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吹填场地上获取原状土样。其次,对所取土样进行了微观试验土样制作和电镜扫描,获取了未处理和经过真空预压处理土样的SEM照片,最后运用微结构处理软件,对其微结构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了真空预压过程中吹填土的微结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真空预压作用,颗粒和孔隙等效直径、面积、周长、形态比和圆度明显减小,颗粒和孔隙数量明显增大,其原因是在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吹填土的原始结构被破坏,进而形成了新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东太湖堤线调整大堤由黏性土水力吹填形成,填土中含大量鹅卵状土块.本文通过野外勘察、室内试验等方法初步研究分析黏性吹填土形成机理、内部结构特点、力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吹填土体性质不均匀,鹅卵状土块土性较好,而重塑淤泥质黏土土性极差.黏性吹填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固结所需时间长.其室内土工试验参数与现场实际不符,其原因是现...  相似文献   

7.
结构性吹填土剪切破坏的微结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灵敏度试验分析表明吹填土的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强结构性土。通过对剪切试验过程土样微观SEM照片进行微结构定量分析,探讨了孔隙和结构单元体微结构参数与轴向应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对结构性吹填土剪切破坏的微结构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吹填土的剪切过程经历了孔隙气体压缩-水分运移、团粒散裂-颗粒滑移明显-结构破坏和新结构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渗流作用下吹填土微观结构特征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吹填土的工程性状受土体的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综合影响,而微观结构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较少。以天津滨海地区吹填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渗流作用下吹填土的沉降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土体的微观结构作定量分析,讨论天津滨海地区吹填土结构单元体、孔隙的大小、丰度和定向频率等评价指标在渗流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及形成机理,可为评价吹填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分析表明:随着渗流压力的增大,土中结构单元体从较为松散的状态转变为团聚状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扁圆形,但没有明显定向性;土体中的孔隙由于失去平衡,变为小而紧密的球形体,孔隙定向角集中分布在0°~10°。  相似文献   

9.
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固结过程孔隙分维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空预压处理吹填土地基的方法应用广泛,但塑料排水管经常会被吹填土细颗粒堵塞。为提高吹填土造陆效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在自重沉淤和加负压联合作用下的固结规律,分析了吹填土取土点的工程地质特征。用易溶盐试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确定吹填土中晶体的类型,并结合自重固结不同阶段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结构照片,研究吹填土含盐量对排水效果的影响,总结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固结排水时渗流通道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吹填土含水量降低,晶体颗粒随水流失,渗流通道则处于不断变化的非稳定状态。同时,将分维数作为研究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的微观结构指标,发现随着自重固结程度的增加,高粘性高盐量吹填土含水量减少,颗粒表面吸附能力下降,晶体颗粒逐渐脱离土颗粒表面,使土体孔隙和结构单元体颗粒发生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室内加固的吹填土微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室内进行吹填土加固试验中,在吹填泥浆中分别掺入水泥和石灰两种外掺剂对吹填土进行加固,针对加固后的代表性吹填土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微观结构测试。由微观结构照片可以看出,水泥处理后吹填土主要为团—絮状结构,而石灰处理后吹填土主要为团聚状结构。结构单元体的量化分析表明,生石灰处理后土样结构单元体等效直径较大,两种外掺剂处理后的吹填土中颗粒均以扁圆形颗粒为主,加压前土样结构单元体无明显定向性,而在受压后,土样定向性有所增强。孔隙定量化分析显示,压力作用下土体孔隙直径变小,受压前孔隙多为扁圆形,而受压后等轴孔隙数量增多,且受压前后土样孔隙均无明显的择优取向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天津滨海新区吹填软土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武  周金  孔令伟 《岩土力学》2013,34(9):2442-2248
天津滨海新区有大面积吹填软土,难以直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进行固化处理。现采用主剂水泥和外加剂石膏、NaOH、Na2CO3和FeCl3,通过组合配比对天津滨海新区不同含水率的吹填软土分别进行室内固化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经有效地筛选和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不同工程性质的两种固化剂组合配比,并对固化土的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水泥加适量的外加剂加固天津滨海新区吹填软土效果明显好于纯水泥土。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与同一龄期下水泥土相比,固化土生成的水化物更多,孔隙含量更少,表现出更稳定的微结构特性,也从机制上解释了该现象。  相似文献   

12.
固化软土微观结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尽快提高地基加固的效率,对吹填土采用水泥和石灰进行快速加固,对加入添加剂固化后吹填土的微观结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袁征结构单元体和孔隙大小、形态及定向性等结构要素的定量评价指标.不同的添加剂含量对结构单元体大小的影响较大,当水泥掺入比为15%而石灰的掺入比为20%时,添加剂的胶结作用表现最好;添加剂的加入使得孔隙变小,结构变得比较致密,固化后土体强度得到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3.
堆载预压下天津滨海吹填土的固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填造陆已成为沿海地区解决土地匮乏的有效方法。为使吹填土迅速排水固结以缩短工期,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吹填土为研究对象,在无外力自重固结下,通过静水沉降以及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吹填土的基本性质和沉降特征,并对固结度、沉降速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吹填土的固结程度,得出天津吹填土的固结和沉降特性。结果表明: 等幅水头逐级加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了低渗透性土体即“泥皮”的形成; 当水头高度为45 cm 时,土体固结度接近100%; 距离排水管越近,固结情况愈好; 堆积荷载增大,渗流速率变小,土体趋向固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吹填淤泥的超软土工程性质,提出了ASE桩的概念,即沉管投入复合材料再原位扩径搅拌的施工技术。以固化细料+骨架粗料为超软土提供基本强度及骨架支撑的原理,参考搅拌桩与CFG桩的施工工艺,制作专用双塔型施工设备,尝试形成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初步试验,固化细料与骨架粗料的配合比较理想时,可形成较为理想的桩体。成桩质量主要受固化细料影响,骨架粗料的效果发挥需要依赖一定配合比基础的固化细料。先沉管投料再扩径搅拌的工艺是可行的,环刀型叶片能够实现扩径的效果,且双向扩径搅拌的效果要好于单向扩径搅拌的效果。ASE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及理论还需做进一步研究,可参考CFG桩与搅拌桩的相关理论开展工作,为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雷华阳  李宾  仇王维  卢海滨  任倩 《岩土力学》2015,36(Z1):120-124
针对天津中心渔港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进行了一系列的固结压缩试验,获得应力、应变与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吹填土层和天然沉积土层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为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变形模型建立及长期工后沉降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吹填土和天然沉积土的应变速率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处理后吹填土含水率和压缩性较低,天然沉积土含水率和压缩性高;随荷载P增大,吹填土的次固结系数Ca?变化不大,天然沉积土的次固结系数Ca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次固结系数Ca与压缩指数Cc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随时间的增加均呈对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快速加固吹填泥浆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娉慧  王清  石丙飞  蒋剑 《岩土力学》2005,26(12):2023-2026
为了研究利用外掺剂加快吹填泥浆的沉积落淤问题,找到能够使吹填土尽快地从泥浆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地基方法,将吹填泥浆中分别加入水泥、生石灰、水泥和生石灰混合剂,通过沉降柱试验模拟了外掺剂作用下吹填泥浆的落淤、自重固结、预压下强度增长等过程,并从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方面进行了加固机理的分析,从而在吹填的同时对吹填泥浆进行加固。结合处理前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外掺剂能够加速吹填泥浆的落淤、固结及强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吹填地基真空加固过程中,吹填土由液体泥浆变为固态土体,其孔隙降低非常大。由于土体的渗透性和压缩性是孔隙比的函数,因此,吹填土在固结过程中固结系数变化很大,而现行设计方法中固结系数取为常数,这导致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差异较大。为考虑固结过程中孔隙变化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推导了真空荷载作用下土体固结系数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应用于巴隆固结理论,从而建立吹填土地基真空固结分析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孔隙变化的影响时,吹填土地基前期固结速度快,而在后期逐渐变慢。由于排水面附近土体渗透系数迅速降低,阻碍了周围土体中孔隙水向排水面排出,因此,与现行固结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相比,吹填土地基后期固结速度慢,总体固结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