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铁一号线的贯通测量及贯通误差限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来法 《测绘通报》1998,(1):10-11,15
本文论述了广州地铁一号线贯通测量精度指标的制订依据,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及地下测量的误差分配,实际贯通误差的数值。对我国地下铁道贯误差限值的取值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贯通横向误差处理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贯通横向误差与地面各种控制网的关系,重点探讨贯通横向误差分配原则和地面控制网观测精度的推算;充分发挥地面控制测量的现代测量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贯通横向误差预计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乔拴栋 《北京测绘》2014,(1):122-124
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的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地面控制网误差、陀螺定向、导入高程、井下控制网误差四个大的方面对贯通测量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并从贯通测量的各个环节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对接安装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无测量技术标准、无类似测量经验可供借鉴的实际问题,开展外海超长距离沉管隧道贯通测量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基于误差影响忽略不计原则的外海沉管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分配方案,确定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分配值,其中管外GPS控制网与管内精密导线引起的贯通误差之比为1∶3。以贯通误差限值为目标值,设计了管外GPS控制网和管内精密导线的网形、精度等级及测量技术要求。经估算,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误差综合值为26.76 mm,满足工程施工验收标准的限差要求(35 mm),验证了贯通测量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精密导线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依据与基准,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车站主体的施工、隧道的联系测量及贯通误差的大小.本文首先对控制网的平差基准的选择及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用于控制网稳定性分析的平均间隙法、分块间隙法、单点位移分量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精密导线网两期复测的部分数据,对精密导线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有位移的控制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车站主体的正确施工与隧道的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的工程实践,从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4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地铁暗挖区间的工程测量方法和贯通误差;并根据误差不等精度分配原则,对4个环节的贯通误差进行了合理配赋,有效保证了地铁隧道的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7.
林平 《北京测绘》2014,(4):13-18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多采用规程规定的测量参数,而规程参数多假设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是经过相应理论推导的结果。但是由于各矿井的具体条件不同,在巷道贯通后分析巷道贯通误差,以现用规程规定的误差参数预计的误差与实际差别较大。因此,各矿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误差预计参数的确定。本文首先对贯通测量误差参数的类型和重要性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中地面控制网误差参数和井下控制网误差参数的理论确定方法进行了介绍,用实测资料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长大隧道洞内控制网中的横向贯通误差,文章提出一种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新方法——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文中介绍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网型特点、外业观测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珐,并提出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附合路线闭合差和横向贯通误差计算等方法.通过对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进行估算并结合仿真测量实验,验证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应用于隧道洞内平面控制中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在削减横向贯通误差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导线网.  相似文献   

9.
针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安全贯通问题,该文从隧道外GPS网的布设及施测方法出发,通过多期复测数据评价GPS网具有可靠的测量精度;通过对GPS网点的稳定性分析,阐明了沉管隧道地面控制点位无法长期保留、稳定性差的特点;最后就GPS网引起的贯通误差影响值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测量控制网平差时忽略地球曲率的影响,对于精密控制网,则将会产生显著的系统误差。即使对网的影响非常有限,但该项误差也是极为显著的。本文利用了一个局部Cartesian坐标系和对一个控制网的所有观测值进行曲率改正,提出了对小型测量控制网(如精密3维计量网)的平差模型,该平差模型特别适用于由实时(全站)电子经纬仪系统建立起来的精密工业计量控制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锦屏辅助洞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在隧洞的贯通精度设计、洞外GPS网布设、洞内导线网设计、加测精密陀螺方位角、一、二等水准测量以及贯通误差影响值估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极其困难复杂的条件下,B洞以极小的误差精确贯通,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间接平差理论推导出隧道施工导线网的边角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的严密计算公式,讨论了边角权的选取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以横向贯通误差为依据,对导线网图形及其最优化设计进行了讨论和论证,指出了导线作为隧道地面施工控制的优点和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特殊的测量环境和超高的贯通精度要求,对其施工平面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依据测量误差分配理论,研究了长距离沉管隧道贯通误差的合理分配方案;采用贯通误差严密估算方法,分析了沉管隧道内外控制网横向贯通误差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适宜沉管隧道结构的双线形联合锁网布测方法,通过陆地上1:1模拟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验证了双线形联合锁网的精度和可靠性。与全导线网相比,其平面控制精度提高15%~30%,平均多余观测分量提高约4%,能够满足外海超长沉管隧道的贯通精度要求,有效保障了工程的精准贯通。  相似文献   

14.
铁路隧道GPS网布设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隧道GPS网在设计阶段估算横向贯通误差的基本理论,对按该理论编制的软件进行了计算正确性的验证。结合铁路测量规则对不同长度的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分设隧道GPS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的近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隧道GPS网在设计阶段估算横向贯通误差的基本理论,对按该理论编制的软件进行了计算正确性的验证。结合铁路测量规则对不同长度的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分设隧道GPS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的近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下管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的修建,给测绘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地面坐标基准精度传递至地下,确保管廊廊道的准确贯通是测量工作的关键。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特点,本文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廊道修建的地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法,同时提出应用精密陀螺全站仪在地下导线中加测方位角的方法,分析加测陀螺方位角对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以起到优化地下导线,提高贯通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丽洁  刘杨  王新建 《北京测绘》2021,35(4):516-519
本文根据贯通测量的原理,设计了主斜井及回风斜井的贯通测量方案,包括地面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斜井联系测量以及井下的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最后对两巷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误差进行分析,利用得出的结论判断两井巷之间是否能够准确贯通.方案设计的最终结果表明:两斜井的贯通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均未超出规定限差,方案能够满足贯通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至今,国内还很少应用GPS技术进行隧道控制测量,有关隧道GPS控制网的计算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本文介绍采用投影约束法计算GPS网施工坐标,讨论了贯通误差的预计方法,并在一座长8.2km,现已贯通的隧道控制网上进行工程验证,最后还提供了GPS控制网的施工复测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铁盾构法施工的贯通控制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有许多城市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地铁建设,而地铁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横向贯通误差的控制。本文结合南京地铁盾构I标的地下控制测量部分,通过贯通误差分析,特别是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得出了贯通控制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实际贯通结果表明,本文所论述的贯通控制测量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横向贯通误差,保证隧道准确贯通。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CPⅡ)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的上一级控制网。因此,CPⅡ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CPⅢ平面网的精度,从而对隧道贯通起着决定性作用。长距离小曲线隧道洞内CPⅡ平面控制测量易受视线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小曲线段的测量新方法,并对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精度控制及平差计算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工程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隧道二等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