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疆北山地区白山幅(K46E020014)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DZ/T 0001—1991)、《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等规范要求,按照构造–岩性实体填图理念,借鉴国外地质填图先进经验,充分利用遥感和航磁资料,探索系列新的地质调查方法,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完成各类基础数据采集,并创新成果表达方式而形成的通用性地质图和标准图幅空间数据库。本数据库包含2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28个正式地层单位,数据量为236 MB,反映调查区地层、侵入岩、变质岩和构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地层格架、侵入岩序列、构造期次和变质历史,包括古元古代敦煌岩群(Pt1D.)4个岩性段、26种自然层和4级变质相带,晚石炭世石板山组(C2sb)3个岩性段、7个自然层,4期岩浆事件,7期构造变形,以及2条新厘定出的早二叠世韧性剪切带。特别是,厘定出新疆北山最早的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为启鑫铜镍矿的发现和北山晚古生代大陆裂解时限提供了重要信息,拓展了新疆北山地区铜镍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黄渚关幅(I47E013015)1∶50 000 矿产地质图根据《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 2019—02)和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5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专项填图,并应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完成。本图幅矿产地质图重点对泥盆系西汉水群的建造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泥盆纪成铅锌期3个建造单元,即含铅锌碳酸盐岩建造(D1a1a)、富铅锌碳酸盐岩建造(D1a1c)、贫铅锌千枚岩夹灰岩建造(D1a2);建立了图幅内EW向褶皱-断裂构造系统;突出表达铅锌矿含矿建造及与铅锌矿成矿密切相关的特殊岩性层,辅以岩相古地理略图和构造纲要图,创新表达了喷流沉积阶段及热液改造阶段与铅锌矿成矿有关的地质要素。本数据库包含16个地层单位、5期侵入岩、3期构造相关数据、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2个岩石全分析数据、30个矿点数据,数据容量约为30.6 MB。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示范性成果,可对其他类似区域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地区黄土L9的重磁化现象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河三门峡地区曹村黄土剖面L1至L13(年代持续约1.1Ma)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发现:布容/松山界线位于第8层古土壤(S8)的顶部,贾拉米洛正极性亚时的顶、底界分别位于S10和L13的顶部,上述古地磁极性转换界线与洛川标准剖面一致。“上粉砂层”(L9)的绝大多数样品特征剩磁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而其中的弱发育古土壤层(L9SS1)则呈预期的反极性特征。综合L9的厚度、岩性和岩石磁学特征,认为这一巨厚的正极性带可能反映了完全由岩性所控制的重磁化特征。对于L9重磁化的原因,似乎很难用后生的化学剩磁和粘滞剩磁来解释。文章尝试性地提出,可能在L9沉积后的间冰期(对应S8)和布容正极性时内气候较湿润的时期,由于雨水的向下渗透而诱导了其中强磁性矿物(磁铁矿)在沉积后随地磁场方向的变化而进行了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4.
地震滑坡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2005年10月8日克什米尔Ms 7.8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2010年玉树Ms 7.1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Ms 6.5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 8.1地震以及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 7.0地震等一系列强震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触发了大量地震滑坡,并伴生了许多次生灾害,从而促进地震滑坡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现状,归纳了地震滑坡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地震动参数与地震滑坡关系、边坡地质条件与地震滑坡关系、地震滑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地震滑坡预测以及地震滑坡危险性与风险区划等6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地震滑坡应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保存了大量与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扩张、洋-陆俯冲、洋盆闭合和陆-陆碰撞等地质过程相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作用的重要信息,是研究碰撞造山作用和板块构造的重要视窗。本文主要基于对藏东贡觉—白玉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年代学测试等结果,对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精细厘定。藏东贡觉—白玉地区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主要由一系列规模不等、岩性不一和变形程度不同的构造岩块及强变形的基质组成;各岩块之间由诸多近平行于构造带走向的韧性-脆韧性断层呈网结状连接,表现出局部有序、整体无序的构造混杂岩特征。构造岩块主要包括:超基性岩-基性岩、大理岩、大理岩+变质基性岩、榴闪岩或榴辉岩、变质硅-灰-泥质岩等。基质物质主要包括含石榴子石片岩和不含石榴子石片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揭示出基性岩岩块原岩具有富集型洋中脊或正常型洋中脊基性岩(E-MORB、N-MORB)的特征;洋岛-海山岩块中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OIB);榴辉岩的原岩具有洋岛型玄武岩(OIB)或正常型洋中脊玄武岩(N-MORB)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精细划分出金沙江古特提斯构造带经历了裂(陷)谷盆地(D)、洋盆扩张(C1—P1)、洋壳俯冲消减(P2—P3)和弧陆碰撞造山(T1—T2)、上叠火山裂谷盆地阶段(T22—T31)5个主要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薛强  张茂省  高波 《中国地质》2020,47(6):1904-1914
滑坡危险性评价是减灾防灾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野外调查,陕西省清涧县城区周边斜坡地带共发育滑坡138处,严重威胁县城安全。为了准确评价清涧县城区滑坡危险性,按照河流沟谷的发育情况和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将清涧县城区及周边区域的斜坡地带共划分为925个斜坡单元,将斜坡单元按照不同的坡度、坡高和坡型分别进行不同土体含水率工况下的斜坡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斜坡土体含水率的逐渐增加,城区内稳定斜坡的面积逐渐减少,不稳定斜坡的面积逐渐增大。依据陕北地区黄土斜坡土体含水率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土体含水率(w)的出现概率,w≤0.15出现的概率为0.622(概率很高),0.15<w≤0.2出现的概率为0.2963(概率高),0.2<w≤0.25出现的概率为0.0816(概率中),w>0.25出现的概率为0(概率低)。结合斜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和含水率出现概率,评价斜坡单元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清涧县城区危险性很高区面积3.27 km2,包含斜坡单元112个,已发生滑坡点92个;危险性高区面积4.19 km2,包含斜坡单元128个,已发生滑坡点36个;危险性中区面积8.75 km2,包含斜坡单元251个,已发生滑坡点6个;危险性低区面积15.20 km2,包含斜坡单元434个,已发生滑坡点4个。  相似文献   

7.
黏土化蚀变岩是在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或后期水热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特殊地质体.在野外调查、黏土矿物测试和物理力学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川藏交通廊道黏土化蚀变岩的形成条件、区域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及蚀变程度的判据,以白格滑坡为例揭示了黏土化蚀变岩对大型滑坡的促滑作用.结果表明,黏土化蚀变岩的区域分布受活动断裂、热液作用和地层岩性控制,常沿侵入岩脉、断裂带、岩浆岩节理密集带、侵入岩体与其他岩层的接触带等部位发育,其蚀变程度按蚀变系数可划分为微蚀变、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4个等级,在干湿交替和松弛条件下极易发生崩解、软化,中等-强蚀变的岩体抗剪强度低.黏土化蚀变岩对滑坡的促滑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度弱化效应、岩体结构劣化效应及失稳滞后效应3个方面,是促进构造混杂岩带深切河谷斜坡失稳、形成大型滑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何利  刘建清  江永富  胡宇瀚  吴浪  贺飞 《中国地质》2021,48(S1):124-137
云南马楠幅(H48E024007)1∶50 000 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野外踏勘、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采用数字填图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并应用室内与野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加强了含矿地层、岩石、构造的调查,突出了岩性、构造填图和特殊地质体及非正式填图单元的表达。地质图面上突出了火山岩、非正式填图单元和特殊岩性的岩性花纹等信息的表达,从而丰富了地质图的内容,使得地质图面美观、地质信息直观,增强了地质图利用效果,综合体现了成果的可靠性、创新性及应用性。厘定了构造形态及构造变形特征;对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总结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规模及分布状况;详细调查了马楠云海和马楠云海之上的大草原。共划分出26个组级地层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12个段级地层填图单位,在综合1∶200 000区域地质调查、邻区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地层清理资料及野外试填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填图单位的岩石组合特征。数据量约为169 MB,反映了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最新成果,为该区下一步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五家户幅(L51E007011) 1∶50 000地质图是遵循《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规范要求,采用造山带填图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1∶200 000及1∶250 000区调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物化遥资料,填制完成的重要成果图件。本次调查工作采用岩性+构造方式进行填图,详细刻画了5期侵入岩浆活动历史及成分变化特征,在早白垩世岩体划分和图面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性;厘清了中生代火山岩的活动时序,查明了火山盆地的物质组成及充填序列;非正式填图单元中元古界宋两家子片岩(Pt2sl)确立了大兴安岭中段存在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非正式填图单元巨宝屯火山岩(C1jb)矿化蚀变丰富,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图幅空间数据库数据内容包含2个非正式填图单位,7个正式填图单位、5期岩浆事件,以及78个岩石化学分析数据,17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40 MB。空间数据库全面记录了调查工作的基础数据,系统表达了本次调查的新成果新认识,资料准确详实,信息丰富,检索方便快捷,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矿产勘探及基础地质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 对天水市麦积区幅范围内438处体积大于1×104 m3的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麦积区幅内黄土滑坡具有空间上发育不均衡, 时间上多期活动的特点, 表现为区域上黄土滑坡分布不均匀, 各区域滑坡体平均厚度差异大, 滑坡多沿沟谷呈不对称带状分布, 滑坡多发育在坡度为15°—30°斜坡上等。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环境地质条件控制, 幅内滑坡主要是因地震和降雨诱发形成。   相似文献   

11.
Mechanism of the Anlesi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ny gentle dip translational rock slid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se translational rock slides, the authors use the Anlesi landslide as a typical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in detail. Field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slip zones of the Anlesi landslide were formed from a white mudstone in Jurassic red strata. X-ray diffraction and infrared ra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mineral components of the slip zones are montmorillonite, illite, feldspar and quartz. Laboratory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slip zone soils are silty clay, of medium-swelling potential, the shear strength decreasing significantly as the slip zone attracts water and saturates.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Anlesi landslide are recent tectonic activity, incompetent beds, and intensive rainfall. Recent tectonic activity had caused shear failure along the incompetent beds, and joints within the sandstone. With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rainfall, water percolates to the incompetent beds along tectonic fissures, resulting in swelling of the soil material and high groundwater pressures within fissures in the strata. As a consequence, the Anlesi slope is prone to slide along these incompetent beds.Flac3D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Anlesi landslide consider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roc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ress, displacement and failure area changes with simulated creep tim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n the X direction reaches 7.59 m after 200-year simulated creep. Theref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Anlesi landslide can be illustrated consider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Jurassic red strata.  相似文献   

12.
辛鹏  王涛  吴树仁 《地球学报》2015,36(6):771-780
青海大通县韩家山滑坡是西宁盆地最危险性的滑坡之一。为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论文基于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开展变形形式、平面堆积特征的调查;结合连续取芯钻探数据,重建了滑体结构;为定量获得滑动带力学性质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滑体与原岩物质成分、水理性质、应力应变性质的物理化学测试,讨论了多级滑动剪切面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1)滑体内不存在软弱地层,为近似均质地层。滑体为单一的新近系红色泥岩夹石膏层,不具层理,不含大于0.25 mm碎屑颗粒。泥岩内粘土矿物含量在29.7%~46.3%之间,碳酸钙含量在9.84%~11.58%之间。岩体内含形态不一、大小不一的石膏结核;(2)泥岩粘粒含量高,水敏性与粘滞性强。泥岩干燥饱和吸水率最低为26.31%,最高为42.12%。泥岩样品环剪试验呈应变软化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强度急剧降低。滑体快速滑动过程中,非饱和的滑带土受粘性物质、孔隙性的影响,产生强吸力;(3)滑体以旋转变形破坏为主,斜坡受河流侧向侵蚀影响,滑床附近的岩土体渐进性破坏,出现多级滑动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矿区地层结构及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该矿工作帮(BH1)崩塌引发因素是第四系松散层白稳能力差,当采掘台阶前缘临空面较大时,该台阶后缘形成的拉张裂缝处的土体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形成崩塌体;非工作帮(BH2)滑坡引发因素是滑坡体底板为2煤组底板泥岩层,该泥岩中赋存一层厚约2m左右的富含高岭土和其它粘土矿物成份的软弱结构层(面),由于上覆的剥离排弃物在边坡上超载堆积,在众多出水点渗流渗水的作用下,加之温度较低,岩体冻胀,使软弱结构层抗剪强度降低,从而沿软弱结构层(面)倾向发生了滑坡。  相似文献   

14.
黄玉华  武文英  冯卫  张建龙 《地质通报》2015,34(11):2116-2122
秦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结构破碎、斜坡类型特殊,是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为了查明秦岭山区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子,以南秦河小流域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查明区内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灾害发育的孕灾环境。最后得出,长期构造变形作用下的地层奠定了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多种结构面对崩滑灾害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斜坡结构类型控制着崩滑灾害的成灾模式,构造断裂控制着崩滑灾害的空间分布,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崩塌和滑坡的发育程度,而极端降雨是崩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5.
吴玮江  宿星  刘伟  魏万鸿  冯乐涛  杨涛 《冰川冻土》2014,36(5):1167-1175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是黄土沿下伏泥岩等接触面滑动的黄土滑坡, 是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主要黄土滑坡类型之一.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育的黄土斜坡一般为坡度10°~20°的地势低洼部位. 上部黄土、下部泥质岩的“双层异质”斜坡结构, 倾向坡外的接触面构成的软弱结构面, 是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育的地质基础. 地下水作用是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重要引发因素. 斜坡上部黄土的渗透性较好, 且垂直节理和落水洞发育, 有利于降水入渗, 而下部泥质岩的渗透性差, 地下水易在接触面及其低洼部位汇集, 使黄土底部接触面一带岩土长期处于过湿软塑-饱和状态, 成为滑坡发育的软弱结构面.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具有滑动速度低、滑动距离短, 滑体稳定性差、易复活滑动等活动特征. 受斜坡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为滑移-拉裂型或塑流-拉裂型.  相似文献   

16.
岩土体是组成斜坡地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斜坡地质结构类型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密切相关。店子街幅图幅调查范围内主要发育软弱-较坚硬层状泥岩、砂岩岩组,风积黄土单层土体,粉土、砂砾卵石双层土体,粉土、碎石和基岩碎屑多层土体等4类岩土体,这些不同的岩土体组成了6种不同的斜坡地质结构,进而演变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斜坡地质灾害。黄土斜坡结构和黄土—冲洪积层斜坡结构多演变发生小型滑坡灾害、黄土—泥岩斜坡结构多演变发生中—大型黄土泥岩滑坡灾害、泥岩与泥质砂岩互层斜坡结构多演变发生崩塌灾害、泥岩风化堆积层斜坡结构和滑坡堆积层斜坡结构多演变发生小-中型滑坡灾害。研究不同斜坡地质结构与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的发育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区域崩塌、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洮河下游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展开,并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基岩顺层滑坡大多以砂/泥岩或泥/泥灰岩互层滑坡为主,力学机制以顺层滑移剪切为主。新近发现的青石-抱龙段顺层灰岩库岸,岸坡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在21个顺向斜坡中9个斜坡存在岩层弯曲现象,高程分布在145~175m,且大量层面有擦痕,局部岩层强烈弯曲形成了类似逆断层的现象。这些变形破坏现象受控于重力作用下沿层面的滑移-弯曲力学机制。通过连续-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这一带岸坡中约200m的主动平直滑移段下滑力驱动了约30m的被动弯曲隆起段变形,被动弯曲隆起段位移地形变缓、岩层增厚。当前青石-抱龙一带顺层灰岩库岸岩层隆起和松动较小,处于滑移-弯曲变形的早期阶段,主要以累进性变形为主。建议对该段库岸进行专业监测,并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杭乌拉山以北哈日奥布日格断凹陷盆地两侧,北东向出露770km2的哑地层,前人将其划为二叠系双堡塘组,但该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石组合及层序特征,与内蒙古岩石地层所述的双堡塘组的现在定义和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完全相悖。采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方法,开展岩石组合、基本层序、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研究,划分出3个段级填图单元。根据发现的笔石化石和被晚泥盆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入的关系,将地层时代确定为早志留世,改划为志留系圆包山组。泥盆纪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使其发生浅变质和片理化变形,并形成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构造。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志留系圆包山组的确定对本区地层划分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原山区地质灾害是交通线路最大的危害,而有效避险的关键是掌握沿途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内因及诱导因素。本文以川西阿坝州高原山区金小公路沿线带状区域内的滑坡、崩塌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地质、气象、遥感资料和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金汤弧形褶皱形成的同时,区内软硬互层的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的地层发生劈理化,喜山期构造运动及频繁的地震活动,加剧了岩石的破碎程度,为区内滑坡、崩塌提供了物源,并为高山峡谷地形地貌的塑造创造了有利条件;(2)区内6–9月份的集中降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3)高山、峡谷、高角度斜坡等地形地貌以及公路建设中坡脚开挖为崩塌、滑坡等埋下了隐患;(4)季节性冻融作用加速了基岩风化破坏,对滑坡、崩塌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