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2014年7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党主任深刻剖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应以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为导向,体现效率、平等、稳定和可持续,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有的国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应简政放权,详规下沉到最基层;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降低公共空间的占地面积,努力提高公民的居住空间与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8日上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正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熊福文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进行了专题访谈. 叶院士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及为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了空间测控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应用具有自身特色,在数字地球的建设中扎实推进且富有成效;希望上海继续重视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并由陆地向海域发展;建议地面沉降监测可借鉴更精确的LIDAR技术,同时选择代表性基准点进入全球联网,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24日,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价所所长助理刘馨硕士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
  张所长指出:农民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土地确权是落实农村土地所有者主体地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成员资格的认定是关键;城镇化建设要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促进实现城乡统筹;农用地的流转与土地的增值收益要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更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4):1-6
2010年12月23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南京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薛禹群教授,并围绕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地面沉降控制作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6
2011年8月30日下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的陪同下,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并作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2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刘部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诠释,指出以往的土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要保障下一个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农民权益保障、发展空间规划、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等因素,对土地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作为今后我国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视,也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而且有助于缩小征地范围。刘部长同时对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
2011年2月28日,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焦珣博士,专程赴南京拜访了正在南京出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林学钰教授,并围绕水土环境及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林院士对上海的城市地质及国土资源科研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和充满感情,深情地回忆起与上海同行的愉快合作经历,对许多曾共事过的老同志记忆犹新,对给予的关心真诚致谢。林院士对本刊的采访要求给予了热情支持,还让我们不必专程去长春而借自己南京公务之机进行访谈;采访当日又不顾旅途劳顿和刚参加完学术活动,未及休息,还诙谐地说赶来"面试",与我们畅叙近三个小时;事后又特地挤出时间,亲自审阅访谈文字稿,并作详尽细致修订。林院士的睿智博学、严谨治学、儒雅谦和使我们深为感佩!林院士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及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发表了富有启发性、建设性与指导性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重视水与土的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污染防治与修复,将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呼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予以有效保障和落实。林院士还为本刊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1-11
2011年10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孙钧教授在寓所接受了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题访谈。孙院士结合轨交地铁和越江隧道建设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施工中城市环境岩土公害及其防治对策。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对周边土体扰动导致土工力学参数变异以及产生的地面变形位移,介绍了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技术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实绩;指出了盾构掘进与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开挖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土工环境安全维护对策与技术途径。孙院士还就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和使用中的防灾风险管理,面向低碳经济的城市地下空间节能减排与环保等诸多业界关注的一些热点前沿提出了前瞻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土资源》2010,31(3):1-8
2010年9月16日上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恽才兴教授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吉余教授,在陈院士90华诞前夕对他进行了专访。陈院士针对上海后备土地资源、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湿地保护与置换、海岸带地质工作拓展、海平面上升与城市安全、人工岛及港岛建设、人类第三驱动力的作用效应等诸多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指出:上海城市发展与资源利用必须坚持"发展、合理、公平、协调"八字方针,并对本刊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0.
经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调查规划院)周甬涛副院长的邀请与接洽,2011年6月10日,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郁钧,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研究员,并进行了专题访谈。黄小虎研究员以其广博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国内外现状以及上海特点,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存量土地的合理开发、工业用地及其地租地价、土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及土地确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对于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黄教授还慷慨惠赐大作,本刊将在"国土资源论坛"专栏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本刊创刊于1980年,2011年1月起更名,为科技学术性期  相似文献   

12.
上海代表团赴台进行地面沉降学术交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17日至25日,上海代表团应邀赴台湾进行地面沉降学术交流与考察,取得圆满丰硕成果。 代表团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主任张阿根教授级高工带队,率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地面沉降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毅高工和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龚  相似文献   

13.
正由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指导,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土地和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国际研讨会"2016年11月12~13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此系2015年之后的第二届。本届学术年会主题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11~12 April 2017,Shanghai China)"国际城市地质学术研讨会"是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发起,依托国土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主办的学术会议,旨在提供城市地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探讨、研究城市地  相似文献   

15.
顾国荣大师简介顾国荣,男,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83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勘察院)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部门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兼副处长、副总工程师兼部门主任。1997年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国岩土工程师注册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常务委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咨询行业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全国城市勘测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建设系统技术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建设科技精英、上海市青年咨询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7,(4):58-59
顾国荣大师简介 顾国荣,男,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83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勘察院)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部门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兼副处长、副总工程师兼部门主任。1997年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国岩土工程师注册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分会常务委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咨询行业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全国城市勘测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建设系统技术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建设科技精英、上海市青年咨询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土资源》2010,(2):F0002-F0002,F0003
《上海地质》创刊于1980年,是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的科技学术类季刊。为更好地发挥本刊在学术研讨、科技交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及时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与工作动态,有效缩短稿件处理周期,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规范化水平和内在质量,特此明确稿件要求,敬请参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19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邀请专家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泰州市城市规划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我国著名地热专家、中国科学院汪集旸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推广中心李宁波主任,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朱锦旗、副院长朱兴贤、总工程师张登明,以及北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1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冯经明、副局长陈华文陪同下,视察了上海地矿工程勘察院(工勘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调院),听取了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汇报,对城市地质、地面沉降防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地勘队伍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工勘院及地调院党政班子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地质》2010,(1):F0003-F0003
1月6日,中国地质学会专职副秘书长、《地质学报》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博士应邀来《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指导工作。郝梓国博士就科技论文撰写方法、地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投稿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及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等进行了讲课。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和《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领导和部分技术人员等60余人认真听取了科技论文讲座,并就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郝梓国博士进行了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