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机制上将一个地市(淮南市)的地震预报与防震决策融为一个动态整体,从而建立起一个实用性强的防震减灾决策系统,使城市各种防震对策的生成了有更科学的基础,成为市政府在防震减灾决策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3,13(1):95-99
广东省八九五一系统系广东省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协调防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机构。防震抗震救灾一体化,省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县分级负责是该系统的指导思想和运作特色.该系统决策层次高,协调能力强,日常工作有保障,建立以来在防震减灾的组织、规划、宣传、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八九五一系统自一九八九年五月建立以来,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协调防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机构,在实施防震抗震救灾一体化,推动全省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战略地位,确定珠江三角洲的震情和震害特点,调整广东省防震减灾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实现战略重点的三项保证措施,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工程防震和抗震,中心城市防震建设,地震速报及防震减灾宣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大同市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综合研究,提出了既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又符合农民建房习俗的农村民居防震对策和设计方案,指出.加强对农村民居防震工作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减轻未来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地面景观建筑防震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抗震要求,提出基于变电站地面建筑防震设计方法。将剪力墙与框架结构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分析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的优缺点,给出变电站地面建筑防震设计原理和防震控制指标,根据各项指标分析框架剪力墙在防震设计中的要点,以达到变电站地面景观建筑的刚度要求,实现防震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基于变电站地面建筑防震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开销。  相似文献   

7.
一、不要等待,做好防震准备德克梅吉恩州长已宣布1987年4月为加州防震月。提议将该运动扩大到全月的活动是为了让更多的不同组织和机构参加防震月的活动,并表明最优先考虑加强防震工作。今年运动的重点是对公众进行防震重要性的教育,并鼓励个人、社区和组织着手努力,以便最终对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人民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由成都市建设委员会牵头设计了数十套适合农村修建和农村居住的《成都市农村住宅方案》,它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群众的关怀,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工作也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都市地震局积极介入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宣传教育之中,指导全市农村民居的防震抗震工作,作者通过对《成都市农村住宅方案》之一防震抗震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达到交流农村民房的防震抗震的目的,推动我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1984年以前的3年里,加州已在洛杉矶都会区加速实施防震计划。考虑到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南段大地震潜在的危险性,这一努力促进了大范围和长期的预测工作。在这些防震活动中包括地方管辖区对短期地震预报发布的反应。本文综述这些防震计划活动并提供加州有关地震预报的公共政策研究的总的看法,也注意到预报能力的科学估计是怎样影响加州的防震计划的。  相似文献   

10.
肖武军  赵楠  李小军  赵刚  刘泉  曲利  骆佳骥 《地震》2021,41(4):158-167
本文根据地震观测台站标准化对地震计等专业设备开展防震加固的要求, 对地震传感器加装防震装置后开展振动台测试与台站观测数据一致性分析。 振动台测试结果表明在振动台面出现PGA大于103.2 cm·s-2时, 地震计出现了明显位移现象, 因此, 建议地处场地烈度大于Ⅶ度区台站地震计须加装防震装置; 我们采用平方相干方式对台站观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 通过频域与时域对近震和远震记录进行对比, 发现加装防震装置与未加防震装置地震计系统一致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The issuance of an earthquake prediction must cause widespread social responses. It is sugges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ecision issue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st. The method of matrix decision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MDEP)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it is based on the risk matrix. The goal of decision is that search the best manner issui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so that minimize the total losses of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isk matrix is discussed, and the decision results taking account of economic factors and not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factors are compared by ex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l Sinica,15, 232–238, 1993.  相似文献   

12.
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的回顾及地震预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过程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进展,提出了发展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对海城地震时期所关注的平静震兆的再认识中,阐明了经验性地震预报在探索地震预报从无到有的历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A theory on information prediction process proposed by Weng Wenpo(1991)is applied to the earthquake prediction decision process.Four cycles represent the theory(conception),earthquake prediction decision result,anomalies,and earthquake assemblage,respectively.The interception and overlapping of the four cycles indicate different combinations,resulting in formation of 13 regions.In the case of decision conclusion on earthquake to occur,seven decis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are distinguished.The six othe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case of absence of decision.Results of four characters show correct decision on earthquake to occur and those of three characters show the erroneous decision on earthquake to occur.Until now,theorie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have been incomplete,and the coincidence ratio of decision on earthquake to occur is also considerably low.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 process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for missing,virtual,pseudo,false,and correct earthqua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了地震预报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认为虽然地震预报的难度比较大,但成功地预报地震不是不可能的.地震预警系统已被实践证明是一套有效的避震措施,将在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地震预警并不能代替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6.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论述了:关于对地震预报异议的评议;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在于创新;避免误区、盲区要成为地震界的公德;为地震预报探索者提供公益性的信息与工具平台;关于经验性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应特别弘扬邢台地震现场工作经验,彰显实验基地效应;要加强地震仪器研制、监测(探测)和预报这3条链路的建设;加强大型地震探测预报试验场建设;着手编撰地震探测预报理论书籍。  相似文献   

18.
对1991—2000年中国震例提供的前兆观测异常和首都圈地区前兆观测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05年11月黑龙江前兆异常进行了介绍,也对开展前兆异常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根据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预测效能初步研究,作者建议“十一五”期间应该建设两种地震预测试验场。地震频发地区的试验场,用于验证观测项目效果;无震地区试验场,用于试验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确定背景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震资料与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诊断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动态系统的外部特征来判断系统内部是否发生故障及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时间和大小。由于故障诊断技术在监测及诊断故障的思路上和地震预报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把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于地震预报是可行的。由于该模型与其他数学模型一样,需要有较多的学习过程,所以历史地震资料在该模型中有重要作用。而其中的鲁棒性故障诊断模型在抑制各子模型的个性,凸现其共性方面有其特有的性质,所以把它作为一种综合模型,能抑制各子模型的个性,突出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共性,从而提高预测的精确性。本文根据一个实例,说明了这种综合性模型的可行性。在文章的最后,由信息量的分析,说明了模型的鲁棒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6日唐山滦县M_L4.7地震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6日河北唐山老震区发生了ML4.7级地震,震后余震序列丰富,成为6年多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4月9日在唐山震区的丰南又发生了ML4.6级地震。本文分析探讨序列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