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淮阳东段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地层含矿性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广路  李双应  谢伟  魏星  程成 《矿床地质》2018,37(5):1111-1123
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广泛分布于北淮阳成矿带内,但是对其含矿性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文章通过对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评价地层含矿性。成矿元素富集系数(K)分析表明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各组中Mo元素均富集,W、Pb、Ag、Cu元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存在潜在成矿可能;成矿元素后期叠加强度(D)分析表明本区的Mo、Ag、Cu等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作用;成矿元素变异系数(CV)分析表明本区成矿元素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对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成矿能力评序得出最优势矿种为Mo元素,并且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是北淮阳钼矿的理想矿源层,为区内钼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元素与主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u、W、Ag、Pb、Zn等元素受碎屑岩特征和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2.
哈达门沟金矿床13号脉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晕)的特点.矿床分为4个成矿阶段,各成矿阶段元素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金成矿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第Ⅰ阶段成矿较弱,第Ⅱ、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第Ⅳ阶段不成矿.确定矿床的头晕元素为As、Sb、Hg,矿体晕元素为Au、Ag、Cu、Pb、Zn、Bi,尾晕元素为Ni、W、Co、Mo.建立了原生叠加成矿成晕模式,矿脉在垂向上形成串珠状分布的多个富集矿体,各富集矿体上部存在头晕元素异常,中部对应矿体晕元素异常,下部存在尾晕元素异常,富集矿体之间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区.总结了应用模式找矿的准则,认为在含矿构造带内,Au品位较低时,如果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则指示深部有矿,当再叠加Cu、Pb、Zn等元素异常时,指示深部矿体还很富.同时,利用构造叠加晕模式和深部预测标志对已知矿体深部进行盲矿体预测,在实践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原生晕普遍存在于各种矿床尤其是热液矿床中,是深部找矿必不可少的地球化学标志。目前对于原生晕中元素的富集贫化及组分分带研究较多,而对于元素及组合元素的空间变化性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青海省扎家同哪金矿2 279个钻孔原生晕样品地球化学数据,拟使用元素富集系数计算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矿床不同空间位置的元素和元素组合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围岩样品、矿化围岩样品、矿石样品和全体样品中都提取出了代表围岩组分和矿化组分的元素组合,反映了矿床形成过程的本质是矿化组分叠加于围岩组分。在矿石样品中,还提取出了中高温元素组合和中低温元素组合,而在矿化围岩样品中,提取出了高温成矿元素组合和中低温成矿元素组合,反映了矿质沉淀机制以及沉淀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研究揭示,在扎家同哪金矿原生晕中,从外围向矿化中心,从定量的角度,成矿相关元素总体上表现为富集程度递增及富集元素数量增多的趋势,而从定性的角度,表现为围岩—矿化元素组合叠加中高温—中低温和高温—中低温成矿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内成矿区带的划分,依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统计计算了全区及各成矿区内元素背景值、平均值、区域浓集系数、变化系数等参数,阐明了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在全区及各成矿区的背景特征、富集变化及成矿特征、元素组合特征等。指出全区及各成矿区的主要富集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新疆西天山各地球化学区数据的归纳和研究,计算西天山12种常见成矿元素在各地球化学区的富集系数,提出校正系数公式,并将变异系数进行合理的校正与排序。与实际矿床和矿点结合,验证校正系数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预测元素成矿有利顺序和规律,总结出西天山富集系数与变异系数在成矿中的制约关系。该方法实现了不同成矿元素之间成矿条件的对比,拓宽了地球化学参数的适用性,提高了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为地球化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大地构造位置为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位于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对矿区原生晕样品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R型聚类谱系分析、因子分析及元素分带指数计算。聚类谱系分析反映出矿化元素Au、Sb与前缘晕元素As、Hg关系密切;因子分析显示第一主因子与第四主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二、三主因子无相关性,说明四个因子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依据元素分带指数计算建立的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为As-Au-Sb-Hg-Ag-W-Co-Pb-Zn-Bi-Cu。对矿区原生晕找矿地球化学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矿区深部第二富集带靶区及资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资源量5 t,表明矿区深部扩大资源量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滇中小水井金矿成矿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水井金矿床形成,经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含矿热液叠加富集成矿、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成矿等四个成矿期。将构造-热液期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石英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萤石-重晶石-碳酸盐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罗桥锡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区内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高,其中强富集元素Bi、Sn、As的丰度系数大于10,Pb、W、Be的平均含量高于地壳丰度4倍以上。元素空间分带性较明显,由大义山岩体向西到泥盆系分布区,出现从高温元素W、Sn、Bi、Be(Mo)—高中温元素Bi、Pb、Zn、As—中温元素Cu的变化,反映有岩浆热液活动特点。主成矿元素Sn与W、Be显著正相关,W、Be、Mo、Bi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它们来自同一成矿阶段。当距离系数为15时,分别聚为W-Sn-Bi-Be-Mo-Cu-As和Pb-Zn两组。因子分析可将土壤元素分为高温与中温两个成矿元素组合,且高温元素与中温元素出现叠加,说明成矿的多期性;W、Sn、Bi、Be、Mo等高温成矿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不同元素的异常套合好,尤其是W、Sn元素,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提出了5处成矿地球化学异常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广西373铀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73铀矿床是我国南方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之一,主要发育一套黑色弱硅化泥岩、粉砂岩,硅化生屑灰岩及其过渡型岩类地层,矿床明显受断裂发育影响,铀矿化于次级断裂带中.通过系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组不同期次脉体普遍亏损过渡元素Ti、Sc、Cr、Cu、Zn和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相对较富集Mn、Ni、As、Sr、Mo、Sb、Tl和U等微量元素.后期热液活动使脉体Ba、Sb、As和Mo等元素异常富集.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使得岩石普遍亏损过渡元素Sc、Ti、Cr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普遍富集Co、Ni、Zn、As、Sb、Mo、Cd、W、Tl、Pb、Bi和U,其中As、Sb、Mo、Tl和U尤为富集,富集系数平均达到100左右,U与W、As、Sb和Pb相关系数都在0.9左右,具有高度同源性,铀成矿与热液活动有关.典型剖面微量元素富集与硅化密切相关,当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微量元素富集出现反转,即随着硅化强度增加而富集能力反而降低.V/Cr、V/Sc、Ni/Co、V/(V+Ni)、U/Th、δU、δEu和δCe等特征元素比值反应铀预富集形成于缺氧的古海洋环境.高丰度的As、Sb和Ba等元素,以及U-Th关系图解和Zn-Ni-Co三元图解均显示热水沉积成因.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碳硅泥岩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铀预富集与热水沉积有关,铀成矿与热液叠加改造有关,后期热液沿运移通道上升进入储集空间,与铀预富集地层热液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0.
新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砂砾岩型铜矿床。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对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成矿元素组合和垂向成矿成晕分带特征,进而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晕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成矿元素Mo、Ag与Cu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成矿期热液主要以中-低温热液为主,可能存在高温热液,成矿环境为沉积成岩型,同时Fe参与了砂砾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成晕作用;元素Cu、Pb、Zn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赋存,辉绿岩可能携带了大量成矿成晕物质,成矿元素富集可能经历了复杂的后期叠加改造作用;Cu-Mo-Ag为砂砾岩型铜矿体成矿元素组合,Sb-As-Pb为砂砾岩型铅矿体成矿元素组合,Zn-Cd-Hg为砂砾岩型锌矿体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Mo、As、Hg、Cd、Sb元素在该区富集性强,具强分异作用,显示较强的后期改造作用,是该区的主成矿元素和伴生指示元素;钻孔原生异常垂直分带特征为上部元素组合为B-K-Cl型,成矿元素组合为Ag-Cu-Mo-Sr-As-Sb-Pb-Au-Zn-Hg-Cd型;下部元素组合可能为W,为具有显著热液叠加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推测矿床存在多个成矿期次,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  相似文献   

11.
常思阳  郭巍 《地质与资源》2016,25(5):464-469
油页岩成矿期的古环境控制着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与丰度,而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对于研究油页岩成因及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松辽盆地南部含油页岩层段总体为深湖-半深湖相稳定沉积,微量元素特征对古环境的变化敏感,可利用油页岩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及其比值分析的方法恢复油页岩成矿期的古环境.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样品中20余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及其比值的分析,恢复了青山口组与嫩江组油页岩成矿期的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成矿期的古气候为温暖湿润-半湿润半干热的气候,水介质为微咸水-半咸水的还原环境.青山口期相对嫩江期气候和盐度变化较稳定,气候略为干热,盐度也略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确定矿床中元素K值(即富集系数)序列的方法;揭示了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和岩石组合元素具有明显不同的K值特征;阐明了K值序列在预测基本构造单元内的矿产类型,矿源层和成矿机理探讨中的应用及各种介质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宽甸无已知金矿床地区岩金预测工作中优选指示元素的思路。依据金矿地球化学理论,参考成矿带内已知金矿地球化学资料初选指示元素作为化学分析项目。化学分析结果出来后,编制地球化学图件时,考虑到减轻图幅负担和编图工作量,突出有用找矿信息,我们利用元素的变异性和致矿系数筛选出具有明显变异性和较高致矿性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元素间统计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保留与成矿元素Au有明显相关性的元素,作为优选出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4.
青海冷龙岭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段的东段,是形成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有利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青海冷龙岭地区Au、Cu、Pb、Zn等1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本区Ag、Pb、Zn、W、Sn、Bi、Mo、Ba、Cd等元素丰度明显高于青海省及祁连地区水系沉积物的平均丰度值;元素分布特征显示下奥陶统阴沟群除Hg、La、Ce相对贫化外,各元素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浓集,加里东期侵入岩中Ag、Cu、Pb、Zn、W、Au、Sn、Bi等元素富集程度较高,海西期正长岩内Ba、La、Ce等元素富集程度较为显著;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组合为Cu Pb Ag Mo Ba La Ce,Au具有独立成矿的潜力。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富集离散特征,认为本区Au、Ag、Cu、Pb、Zn、Mo、La、Ce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本次工作共圈定8个综合异常。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异常特征及查证成果,与该区域内浪力克铜矿床和青分岭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后,优选出干沙河和三道路圈—倒阳河2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是当前成矿研究的热点区域,前人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的成矿学与构造学研究[1-2],但对区域内的矿物以及矿区围岩的化学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研究不够精细。为进一步认识矿区与区域矿物特征,分析矿区成矿作用,通过对矿区矿物的标本观察,偏光显微镜观察,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等,对东昆仑野马泉矿区围岩的蚀变、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和矿区的矿物特征、化学元素、微量元素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地区成床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为早古生代在祁漫塔格地区形成的一套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中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碳酸岩等构成的岩石组合;野马泉地区主矿区的成矿类型为层控型热液反应改造型矿床;成矿元素Zn、Co、Ni、Cr、Ti等含量均高出地壳的丰度值。  相似文献   

16.
新疆吉木乃县塔斯特金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塔斯特金矿床为一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通过稳定同位素、包裹体、成矿元素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提出该矿的成矿溶液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之混合物。成矿元素主要来自深源侵入的二长花岗岩。成矿温度为中偏高温。成矿溶液为高盐度、高密度和高挥发份条件。为深源岩浆侵入的花岗岩中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玉龙铜矿带成矿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找矿靶区优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功文  杜杨松 《现代地质》2000,14(2):158-164
对玉龙铜矿带斑岩的含矿性、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和其他成矿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 ,优化和筛选了矿带含矿标志变量 ,建立了矿带找矿数学模型。在找矿数学模型达到推广模型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矿带各预测区具有的成矿标志变量及其对应的标志变量权系数 ,计算了矿带已知含矿斑岩体与预测区的关联度值 ,并据已知含矿斑岩体成矿临界值的置信区间值优选了测钦拉、遵西和那马卓巴 3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8.
公家坪金矿位于商丹构造结合带之内,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通过对矿区岩石、含金石英脉(矿石)的稀土元素分析,可知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其成矿过程与地层中基性火山岩、花岗岩类侵入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特征、成矿阶段、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矿床形成机理、成矿控制条件、矿床类型、找矿标志的研究 ,对成矿规律和建立综合找矿模型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与元素的迁移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焦家金矿床为例,在分析矿区构造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代表性剖面研究,探讨构造差应力与成矿元素在空间及成因上的关系,认为构造作用和成矿元素的分配是同步发生的,构造作用不仅使断裂带内的岩石强烈破碎及糜棱化,而且促使岩石的物质组成重新分配与调整,使得分散的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由于构造动力的控制作用,成矿元素在不同构造岩相带表现出了相似而略带差异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