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地区砂金分布特征与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怀奎 《黄金地质》1999,5(2):36-41
秦岭地区砂金矿床大部分分布在嘉陵江、汉水及其它们的支流流域。总结了砂金矿床分布特征,并将3种类型进行了对比。系统地对矿源、搬运、储存和富集的成矿模式、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地貌与产构造运动在成矿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汉水上游砂金的分布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铀矿地质》1989,5(4):226-230
嘉陵江与汉水上游,广泛分布着砂金矿床,本文概述了其区域地质、地貎和砂金分布的特征,指出该区砂金矿源丰富,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对成矿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主要金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主要金矿床类型有四种:1)砂金矿床;2)岩浆热液金矿床;3)成岩—变质热液金矿床;4)区域岩浆热源热液金矿床。这些金矿床大多在该区三次大的金矿化时期(前寒武期、海西期、燕山期)中形成。 文中从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和主要成矿时代着手,根据产于该区的典型金矿实例,逐一分析了四种主要金矿类型及其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及构造成矿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主要表现在 :(1)构造 -热动力条件控矿的明显性 ;(2)成矿时间的长期性和成矿期的滞后性 ;(3)金矿床类型的多样性 ;(4)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作者分析上述区域成矿特征之后 ,对云南省金的构造成矿区 (带 )进行了初步划分。划分了2个构造成矿域 ;5个构造成矿区 (带 ) ;12个金成矿区 (带 )。  相似文献   

5.
陈荣国 《福建地质》2013,32(2):96-104
以前人工作成果为基础,通过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相关信息分析,论述区内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认为矿床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运用成矿规律和地质、重砂、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类比进行成矿预测,共圈定两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东部那丹哈达地体位于锡霍特—阿林造山带中部西缘,中生代以来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育有热泉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及矽卡岩型等铜金矿床。笔者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四平山、先锋北山、258高地和跃进山4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研究区燕山期铜金成矿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2.5±1.1 Ma、117.0±0.4 Ma、116.9±0.8 Ma和115.7±1.1 Ma,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4个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结合矿床地质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笔者等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因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相关,属于同一成矿系列,铜金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相似文献   

7.
张国宾  何云龙  杨言辰  孔金贵  冯玥  陈兴凯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8-2023030008
那丹哈达地体位于锡霍特—阿林造山带中部西缘,中生代以来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育有热泉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及矽卡岩型等铜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四平山、先锋北山、258高地和跃进山4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研究区燕山期铜金成矿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的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分别为122. 5±1. 1 Ma、117. 0±0. 4 Ma、116. 9±0. 8 Ma和115. 7±1. 1 Ma,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4个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结合矿床地质背景、锆石U- Pb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因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相关,属于同一成矿系列,铜金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陕西双王大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陕西汉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科研专著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针对双王金矿床所发表的论文资料,经过二轮区划工作认真分析研立后认为双王金矿床的成矿具备多成因、多来源、多期多阶段的特征。它的成因类型成矿模式可以概括为:“层控—构造改造—碳酸岩岩浆热液叠加复成金矿床”。并结合成矿理论和初步掌握的成矿规律研究预测整个双王金矿床的规模有向超大型发展的远景。  相似文献   

9.
陕西略阳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煎茶岭金矿床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大型构造蚀变白云岩型金矿床。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主要控矿条件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选择山东矿业大省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矿产资源潜力和危机形势,通过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了解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成矿的“捐赠作用”,指出了地层含矿、构造控矿、岩浆致矿的作用,并紧紧地将地壳运动演化与矿产形成联系起来。分析了矿床成因,详细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山东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国正 《安徽地质》2003,13(1):34-43,53
对近十多年来不同研究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重点总结了该区区域构造格架、壳幔结构、变质基底等地质构造环境,构造、沉积、岩浆作用、地质流体及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等主要控矿和成矿地质因素,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这对深化该区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胶东地区中生代形成的内生金矿床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文章从成矿系统组成的角度,以金矿床的类型、赋存状态,展布特征,成矿深度等为依据,结合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过程,着重讨论了胶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期后改造。胶东金矿矿集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上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以及由此引起的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各种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构造背景下,成矿流体沿构造通道上升形成的形式多样的热液矿床,矿床分布不受岩性控制,而与同期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地球分异早期形成的中生代早期位于下地壳的具有较高金丰度值的太古宙古陆核及元古宙古陆壳是胶东地区金成矿的主要物质基础(矿源岩)。成矿过程中由于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了成矿流体成分复杂,来源多样。胶东地区未来的金矿勘查,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的勘查方向应在理论指导下,努力拓展勘查模式和矿床勘查类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别从铀源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古水文特征、古气候特征和古层间氧化带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区域铀成矿地质特征,归纳了赋矿砂岩的岩性特征和区域铀矿化特征,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认为在具备丰富的铀源条件和稳定成矿构造环境条件下,铀成矿主要与赋矿层沉积体系类型、砂体及其空间分布、砂体后生蚀变分带(古层间氧化-还原分带)、砂体中的还原性介质、水动力条件、地层结构及砂体的非均质性、岩石地球化学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建议今后在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与铀成矿相关的地质因素,但在不同的成矿地质环境中应有所侧重,厘定关键控矿要素,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4.
许绳铭  蔡圣芬 《福建地质》1990,9(3):236-243
福建地处西太平洋火山带的外带,浙闽粤火山活动带中段。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广布东南沿海,成矿地质条件好,(带内新的矿产地陆续发现),尤其是贵金属矿产更为突出。大的成矿带都与相应的地质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深部地质构造。进行成矿预测已是区域性成矿预测不可缺少的手段。本区除系统地进行了1/50万区域重力调查,1/5万航空磁测,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外,还进行了爆破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地温场测量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取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信息。通过对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电算处理,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解释,推断了控制中生代火山活动机制的深部构造特征,较好的确定了中性及酸性侵入岩体的分布范围,判断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和形态,进而建立火山岩基底构造格局,火山—侵入岩带分布。结合地球化学成果,从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成矿的构造条件,并进行了成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王绍明  和正中 《云南地质》2007,26(3):289-297
宝兴厂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区内北东向响水断裂带是主要的控岩和控矿构造。三类金矿床分别在斑岩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成生。文中建立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还与多年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甘肃阳山超大型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发展背景、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它是形成、产出在中新生代活化造山带、地壳高位浅成的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金矿床。从大地构造成矿学的研究途径,对其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源区类型、形成与演化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的地质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传输与聚集的构造系统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变质与非变质的复杂混合体系,主要由基底、盖层中的构造热动力区域变质流体+重熔花岗岩浆热变质流体+岩浆热液等,组成多成因类型混合成矿流体,并受到同生水、大气降水的混染。因此,阳山金矿主要是由混合型变质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叠加形成,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特征的超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王学孟 《江苏地质》2011,35(4):443-448
根据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玉器的分布范围,针对相关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软玉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成矿预测。借此,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的来源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武广  王国瑞  刘军  周振华  李铁刚  吴昊 《矿床地质》2014,33(6):1127-1150
文章以大兴安岭北部内生金属矿床、海相火山岩型硫铁矿矿床和砂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划分为7个矿床成矿系列,即:多宝山地区与加里东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钼矿床成矿系列,呼玛地区与华力西期辉长岩和花岗岩有关的铁、钛、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黑河地区与华力西期花岗岩和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铁、铜、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牙克石地区与华力西期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得尔布干地区与印支期_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银、铜、钼、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呼玛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铁、锌、铜、钼、钨矿床成矿系列和黑龙江流域与第四纪冲积沉积作用有关的砂金矿床成矿系列。大兴安岭北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表明,从奥陶纪到新生代该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7个主要的构造演化及成矿时期,依次出现奥陶纪岛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泥盆纪陆块边缘拉张环境的岩浆型和热液脉型矿床、泥盆纪—石炭纪俯冲_碰撞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石炭纪弧后盆地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俯冲_碰撞_后碰撞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早侏罗世—早白垩世俯冲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和新生代地壳差异运动带砂金矿床。大兴安岭北部优势矿种为铜、钼、金、银、铅、锌,主攻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热液脉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冲积型和海相火山岩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胶东地区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貌轮廓、第四纪地质特征、水系及砂金分布等宏观控矿条件,以矿床实例和大量分析数据为基础,从物质来源、地貌水动力、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等方面,论述了砂金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