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下半叶的天体物理学宣焕灿19世纪上半叶,天文学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随着中星仪、测微器、摆钟等近代天体测量仪器的问世,18世纪人们已发现了自行、光行差、章动等影响天体坐标的各种因素,19世纪30年代又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于是天体测量学彻底...  相似文献   

2.
谈谈2000年的世纪“归属”许邦信1993年8月初,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名委”)所属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开会期间,讨论了关于“世纪”的起始问题。部分与”会者认为“世纪”应从“0”年起始,2000年应是ZI世纪的第1年。新华社为...  相似文献   

3.
纪年法的社会效益李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世纪”和“年代”两个词。例如我们说“大麦哲伦云超新星的发现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最重大的天文事件”。若是我们问,20世纪是从1900年到1999年,还是1901年到2000年?80年代是从80年到89年,...  相似文献   

4.
魔鬼头上的烛光──M31卞德培天文爱好者们都很熟悉仙女座大星云M31。公元IO世纪,阿拉伯人就发现了天空中这块小小的模糊斑点,欧洲人则是在17世纪初的1612年,才由天文学家迈耶尔用望远镜看到了它。因为M31太暗弱,给人以忽隐忽现的神秘感觉,加上它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震活动幕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20世纪中国大陆7.0级以上大地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的研究结果,根据对未来50a(年)月亮白赤交角的值与目前太阳活动的形势,提出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地震活动幕可能是2006或2007-2015年。  相似文献   

6.
欧洲中世纪的星占学宣焕灿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这1000多年的欧洲历史习惯上称为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的最大特点是基督教教会势力控制着人{fJ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文学与其他科学,已沦为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在公元5~10世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天文学空前发展的世纪。20世纪也是天文大众化的黄金世纪。当世纪交接之际回顾这充满了灿烂篇章的20世纪的天文学大众化道路,令人激动不已。但这篇短文仅仅是提纲式的,而且这样的叙述和提法也只是一孔之见,抛砖引玉而已。接过19世纪的遗产天文学在19世纪得到了相?..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90年代天体物理学》李启斌,李宗伟,汲培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70余万字800多页精装不定价51.5元90年代是跨入21世纪的关键10年,90年代是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黄金时代,是天文发现的时代;有人称这10年为天文学史上20世纪...  相似文献   

9.
有关今年8月太阳系天体的所谓“十字”形排列,及有人作出地球将遭遇大劫难,变为一片废墟,一切走向灭亡等种种预测,随着一些大谈预测的书籍的畅销,广为流传。事情的起因与1555年出版的法国医生诺查丹玛斯的名为《诸世纪》的诗集有关,有人认为该书是对16世纪后...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望远镜浪潮中的美洲之行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一个一个新一代望远镜开始建造的消息接踵而至。经过15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下个世纪也准备有比较大的作为。为了筹备我国大设备建设,需要了解国外大望远镜发展趋势、先进技术以及管理上的...  相似文献   

11.
星光的探索     
星光的探索刘宇星浩瀚的星空,距离我们远近不同的恒星,发出明暗不同、色彩各异的光芒。透过这些星光,我们对恒星世界能了解些什么呢?时至19世纪,随着分光术、测光术、照相术等物理方法的产生,人们开始用来探索星光的奥秘,于是伴随着恒星天文学的发展天体物理学诞...  相似文献   

12.
风靡全球的世纪大明星────哈雷彗星彗星是浪迹太阳系的漂泊者,有的穿梭于行星之间,以极短的周期围绕太阳运动,有的则从行星领域的最远处直奔太阳而来,随即扬长而去。谈到彗星,历史上大概没有比哈雷彗星更引人注目了。76年才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由于外观壮丽、...  相似文献   

13.
朦胧的世界     
朦胧的世界──冥王星卞毓麟冥王星发现于1930年,人们曾欢呼它为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在美联社评选的1930年世界十大新闻中,“发现第九颗大行星”亦济身其列。可是人们至今对这个晚俄的世界依然知之甚少……序曲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根据法国天文...  相似文献   

14.
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天体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中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为例,自从康德在18世纪中叶提出第一个星云假说,二百多年来,至今已有多种假说问世,但仍没有一个较完整的、被普遍接受的学说。虽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虚拟天文台的科学目标和一些基于虚拟天文台的成功范例及其优越性,以此显示创建虚拟天文台和构想新的研究范例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虚拟天文台是由需求带动发展,并逐步由虚拟变为现实的研究途径。作为21世纪新的研究平台,虚拟天文台将在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对天文学家提出新的挑战,提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上两个世纪发生在淮河的洪水事件的可公度性,根据其可公度值及其黄金分割点指出1991年与2003年淮河洪水的不可避免,最后讨论了可公度性的局限及淮河洪水可公度值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云南的4个M≥6.7级强震活跃期有3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80%。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11年的准周期,据此,作者利用20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4组11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2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我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2006/2007年,并可能持续活动至2015年,该期间将有较多M≥6.7级地震发生,将构成云南又一个地震重灾期。文中还对强震首发地点作了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除了具有公认的11 a周期以外,还存在着一个80~120 a变化的世纪周期,也称为Gleissberg周期.使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700~2008年的年均黑子数世纪周期的变化规律.得到结果:在太阳活动世纪周期的低谷期,所对应11 a太阳周的极大年和极小年的黑子数目都比其他太阳周的低.在这300多年里,世纪周期的周期长度也有变化.由世纪周期的变化趋势,预测第24、25太阳活动周将处于世纪周期的低谷期.通过对以前3个世纪周期的谷期黑子数求平均的方法,得到第24,25太阳周极大年年均黑子数为63.6±21.1,极小年的为2.2±2.1.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当前太阳活动反常宁静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世纪彗星”的风采卞德培两位美国业余天文爱好者海尔和波普,于1995年7月23日在观测人马座的M70球状星团时,分别发现了一个模糊的雾状天体。后来证实他们看到的是同一颗彗星,并被命名为“海尔-波普彗星”。彗星的亮度使他们十分惊讶,还远在10亿公里之外...  相似文献   

20.
年轻有为的香港天文学家郑广生本刊记者温学诗“真没想到这么年轻!”几年前就听说过香港大学物理系的郑广生教授在中子星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去年8月1日至4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在香港大学召开的“21世纪中华天文学研讨会”,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