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牟元英 《江苏地质》2022,46(4):411-416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2.
徐燕君  陈明  伍卓鹤 《江苏地质》2021,45(4):425-432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地质》主办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融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面向全国的学术性刊物(季刊)以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城市地质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城市地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为地质结构调查,本文在已完成的上海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化地区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评价的方法、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城市地质工作部署、调查方法、成果及其应用等,以期为类似城市和本市后续开展的城市地质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州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国内其他城市地质信息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探讨拓展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并提出应用拓展方案,构建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建立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发布系统,扩展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应用,建立地质数据长效动态更新机制。阐述地质信息服务应用拓展框架结构,搭建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差异化的地质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张家尹 《地质与勘探》2021,57(2):413-422
本文基于华东院自主研发的GeoStation地质三维勘察设计系统,设计一种城市片区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地质剖面作为地质拓扑剖面,其次使用地质拓扑剖面将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城市区块,再次使用GeoStation系统的地层自动建模功能独立构建城市区块模型,最后将城市区块拼合为整体模型。该方法集成在GeoStation系统中,并在某城市级BIM应用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行,实现了海量庞杂地质建模数据的高效管理,构建的地质三维模型可满足某城市BIM平台数据要求,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建模提供新的手段,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化管理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是典型的面向特定领域的软件系统.为解决城市地质领域中信息系统软件构建重用问题, 将现代软件工程中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引入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研发中, 提出了城市地质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异构结构风格、软件框架结构、总体业务处理流程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采用这一设计思想, 不同城市应用系统的构件重用程度相当高, 便于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可大大降低开发成本, 同时系统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实践证明, 城市地质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及其设计思想可应用于不同城市城市地质信息系统或类似大规模系统的开发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主要进展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近30年来在城市地质工作中取得主要成果分析入手,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在理论研究、数据采集、方法创新、分析应用、效益成果展示、表达方法创新上的主要进展,并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划,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条件,指出不同区域城市群、不同环境特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最后对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物探方法在城市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本文扼要介绍了有关城市地质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城市地质工作模式,这是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模式,是围绕城市地质数据中心,建立城市地质数据采集与处理、城市地质数据管理维护、城市地质数据分析应用、城市地质信息共享与服务、城市地质成果汇报与展示等几个主要信息化环节.城市地质信息化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是是我国重要的焦煤生产和储备基地。基于山西炼焦煤的资源禀赋,分析了山西稀缺炼焦用煤的分布特征和目前勘查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山西省拥有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储量790亿t,其中优质焦煤和肥煤443.7亿t;稀缺炼焦煤中焦煤保有资源储量最大,而气肥煤不足;按煤类,保有资源储量排序依次为焦煤>瘦煤>肥煤> 1/3焦煤>气肥煤;按矿区,各矿区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储量依次为离柳矿区>汾西矿区>霍州矿区>西山矿区>乡宁矿区;离柳矿区拥有全省最大的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储量和最大的焦煤保有储量,霍州矿区拥有全省最大的肥煤保有储量,乡宁矿区拥有全省最大的瘦煤保有储量;山西应科学统筹全省炼焦煤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控与控制稀缺煤种开采总量;加大炼焦煤资源勘探力度,提高炼焦煤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炼焦煤矿区地质勘查;加强高硫炼焦煤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鄂西-黔中陆缘坻是扬子地块东南缘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沉积成矿的构造古地理单元,其形态是向南东凸出的弧形,来自SE方向上升洋流抵达陆缘坻后,分成向NW和SW向两个方向洋流,磷块岩两个工业矿层随洋流方向发生有规律的迁移沉积,这在同一矿集区的不同矿段也表现出清晰的迁移沉积规律。由于陆缘坻本身古构造和古地形特点,决定了磷块岩成矿的具体位置,构成了不同的控矿模型,特别陆缘坻基底隆起迎向洋流的一侧是磷块岩大规模成矿的最佳地段,往往形成成群的大中小矿床,甚至形成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曾敏  彭轲  何军  赵信文  陈双喜  刘凤梅 《地下水》2018,(6):17-20,116
雷州半岛地表水资源不足,火山岩及覆盖下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局部地区出现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受人类影响的地表"污水"开始向地下倒灌,引发承压地下水水质恶化。该文以雷州半岛东部为研究区域,以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质量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火山岩孔洞裂隙水(Y11、Y12)、浅层水—微承压水(Y09、Y16、Y17、Y18、Y23、Y24)、中层承压水(Y07、Y25)和深层承压水(Y08、Y10)的地下水环境特征,然后对各层地下水主要离子含量、地下水化学类型、常规成分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整体较好,偏硅酸较高,适合生产生活用水,但近海岸近地表浅层水-微承压水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个别常规成分超标,极易影响中深层承压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物探技术在矿井水害探测中利用钻孔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钻探物探一体化方法,即在钻探成孔时采用钻柱振动录井技术,在成孔后再利用孔中物探技术对井孔地质情况进行判定。钻探时的振动录井技术可以直观、可靠的定位钻孔中岩性变化和构造变化的位置,成孔后的孔中电磁法技术和地震超前探测技术可以定位孔中岩性变化和异常反射位置,进而准确的定位孔中的地质异常。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查明孔中及钻孔周围存在的富水区和导水通道,有效的达到对矿井水害的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5.
藏南仲巴地体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蛇绿(混杂)岩带之间重要的构造单元,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研究对仲巴地体中段(马攸木段)南北向剖面进行露头尺度的构造解析、显微构造分析并结合相关年代学研究,厘定该区域的变形期次、变形条件与演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仲巴地体中段由北至南可分为断褶带、复式褶皱带和断块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中部复式褶皱为一大型复式背斜,层间次级构造发育,表明褶皱形成与南北向挤压作用下的层间滑动有关。根据石英c轴组构特征,确定研究区主体变形温度为低温区间,对应绿片岩相。对断褶带南侧的云母石英片岩进行绢云母Ar-Ar定年,获得71.6±2.2Ma的坪年龄,代表仲巴地体北缘的一次强烈向南逆冲事件。根据构造组合特征与构造叠加改造关系,可将仲巴地体中段划分为复式褶皱带形成、叠加与改造等主要变形阶段,这对于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亚带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辽东大台沟铁矿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是近年来发现最大的“鞍山式铁矿”。利用LA-ICPMS将含铁层围岩中碎屑锆石年龄限制在2.52~2.56Ga,可推测大台沟铁矿床沉积时代约为2.54Ga左右。全岩分析结果显示SiO2、Fe2O3、FeO的含量占矿石组成的绝大部分,其它组分含量很低,说明矿石极少或者几乎没有受到陆源碎屑物质的混染。Na2O/K2O<1、ω(Sr)/ω(Ba)远远大于1,说明其为海水沉积物。Eu、Y、La具有强烈的正异常,说明形成时有热液参与。赤铁矿石中镜铁矿的发现也说明矿石为后期热液成因的产物。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低,ΣREE含量较低,LREE亏损,HREE富集,稀土元素La、Eu、Y显示正异常、很高的Y/Ho比,这些特征与其它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非常相似。综合分析认为大台沟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海底火山喷发和洋壳,火山活动活跃的部位不利于物质大量沉积,Si、Fe物质依次沉积的同时也陆续的被搬运至适合沉积成矿的位置,形成矿层,经后期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形成大台沟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7.
陈勇  苏剑  谈云志  CHAN Dave 《岩土力学》2019,(8):2907-2913
土体所经历的干湿循环和应力历史,对其孔隙结构和持水性能影响明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耦合作用的影响,开展了先竖向固结再循环脱吸湿以及先气压脱湿再反复竖向加卸载两种不同加载路径的水分变化测量试验,探索土样持水性能和变形能力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脱湿与吸湿路径对比,土体的持水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土体越密实,这种差异性越强烈;(2)随着脱吸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的进气值略有增大,减湿段和吸湿段的斜率都会减小,但影响趋势随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弱;(3)对于气压减湿后的非饱和土样,其前期固结压力随气压值增加而增大,而加卸载形成的滞回圈的面积却随之减小,土体的持水性能和变形能力也降低;(4)重塑土样从不同加载路径首次达到同一应力状态时,先固结再脱湿路径下土样的体积收缩更多,而先施加气压再加载路径下土样持水性能减弱的更多。  相似文献   

18.
满加尔凹陷是我国石炭纪主要的的成盐区。在满加尔凹陷内通过收集石油部门地质勘探资料,综合分析了13个钻井资料,发现了膏盐岩层,厚16.5~221m,产状平缓,分布比较稳定。通过对其沉积环境和成矿机理分析,认为满加尔凹陷成盐条件优越,物源丰富,成盐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具有含盐系厚度大、面积广、埋深大、保存条件较好、构造相对稳定等特点,具有成盐成钾的的各种条件,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二道河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得耳布干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闪锌矿作为主要矿石矿物,可分为早期黑色-中期红棕色或棕色-晚期黄褐色或浅黄色三个世代。采用红外显微镜技术和激光拉曼技术对不同世代闪锌矿及共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成分测试,初步认为三个世代闪锌矿基本与石英内的三次流体活动相对应,推测它们形成于同一物理化学条件,捕获同一成矿流体,但闪锌矿流体包裹体能更直观而细致地勾勒出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从成矿早期至晚期,随着流体演化,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及CO2含量均明显下降,流体从中温、中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向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演化。此外,在整个主成矿过程中,影响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机制也随时间变化有所差异:早期流体沸腾是黑色闪锌矿等硫化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中期以流体自然冷却作用为主,形成了红棕色闪锌矿等硫化物;至晚期,随着大气水的混入,流体混合作用是形成晚期闪锌矿等硫化物的重要原因。二道河子矿床为与火山-次火山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大同煤田马脊梁矿C-P煤系中赋存着大量的岩浆侵入体,对于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对钻孔、样品测试数据的分析,寻找到马脊梁井田煌斑岩侵入赋存特征及规律,获得如下认识:变质煤的分布范围与煌斑岩的侵入范围基本一致。因煌斑岩侵入造成原煤的灰分、浮煤挥发分、原煤发热量等化学成分及物理特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