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序列“转折时间t0”来判断震源区附近介质粘性系数η相对大小的方法。η的相对大小一方面反应了地震序列持续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地震类型的信息,于是,本文探讨了将t0作为分析地震序列持续时间和估计震源区附近发生后续强震的前兆性特征参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系统的变量时间序列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尺度间的自相似结构,这种自相似结构,又称为分形的特征.本文运用多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分析北京市近50年来不同气象变量的逐日序列,并用一个扩展的二项式串级模式来分别估计其多分形谱.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等变量表现出多重分形的特征,并且多分形谱宽一致.而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则表现出单分形的特征.且这种分形特征与长程记忆性相关,为中长期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局部地磁场变量的时间序列非线性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吸引子维数的改变研究震磁关系的思路,探讨了地震与非线性物理过程的关系,指出地磁场是具有低维奇异吸引子的确定性动力系统,地磁曲线中蕴含着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的信息,其吸引子维数可作为临震现象的突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城地震窗地震活动异常提取及其预报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丁  张建业  赵爱萍 《地震学报》2012,34(4):487-493
一个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趋势周期(含季节周期)部分和不规则随机部分.趋势周期部分是序列的潜在部分,它反映了增长、下降和周期影响的长期变动规律,具有确定性或可预测性;不规则随机部分包含残差、突然等因素引起的突变量,具有不可预测性.当趋势周期部分被确定后,它可通过计算得到.本文研究了1975年海城Ms7.3地震孕育、发生的断...  相似文献   

5.
尽管缺少可信的确定性地震前兆,但地震学家通过对地震丛集属性日渐精确的理解,已经获得了地震活动的重要的预测信息。在过去的15年间和较大的地震序列期间,公众可以近实时地得到基于一般短期丛集模型并与时间有关的地震概率。这些预报描述一个给定震级主震之后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平均概率和数目,但并不适合于当前特定的序列和不包含可能的余震位置信息。我们的模型在两方面依赖于一般的预测模型的基本原则:它以强地面震动概率表述预测,并将一个现有的基于断层数据和历史地震并与时间无关的发震模型,和描述与时间有关的区域地震丛集的渐增的复杂模型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在加州任何地方未来24小时强震动概率随时间变化的地图。我们的地震危险性建模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较好地理解随时间变化的地震危险性,并增加它对公众、应急决策者和媒体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震序列是一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连续发生的地震事件,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包含着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过程的丰富信息,是研究地震孕育、发震构造、区域应力特征及地震活动趋势的重要依据.实际的地震序列经常在时间和空间上重叠并淹没在海量的背景地震事件中,使得准确高效地识别地震序列仍然存在难度.本文基于ST-DBSCAN和DBSCAN两种聚类算法,采用先松后紧的参数设置策略,通过多次聚类逐渐寻找最佳的地震序列的方法构建了多重时空聚类算法,并同时获得每一个地震序列的展布方向、持续时间、序列类型等地震序列的特征参数.通过对理论合成地震目录和六盘山及其邻区内的实际地震目录的测试表明,该算法不需要预先设置地震序列的个数,可以有效的识别小震群;避免使用时空耦合距离参数,使参数的设置更具有实际意义;采用多次聚类策略,提高了聚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计算效率高节约内存,能够对数量庞大的地震目录进行聚类;能够获得地震序列的相关统计参数,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能够在含有噪点的数据集中有效识别具有复杂时空分布的地震序列,解决了因发震构造形状复杂所造导致的震群分布复杂无法识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兆观测时间序列的无量纲化,对多台项或多前兆观测时间序列综合信息提取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区域性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各种短期或短临观测异常信息的统一表达和定量综合信息提取,直接为综合地震预报服务。本文给出了多种前兆观测时间无量纲化的一般表达,归纳了电磁,用于综合分析的几种探索性方法,供参阅。  相似文献   

8.
对1989,1991年四川小金地,三次强震的时间节律研究结果表明,每次强震前的小震序列均显示出明显的昼液周期(即横向时间节律),自1988年开始,到1989年逐渐趋向标准化,1991年第三次强震之的,逐渐消失,因此,可利用小震时间序列从无序-有序的演变过程,为强震的预测判断提供一种新的依据,从甘,青,川块体范围强震活动的历史分析还发现强度活动具有明显的纵向时间节律,即活跃期与期之比十分接近0.618,这个协调值可作为平衡期与活跃期的一个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分形方法在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克银  高伟 《地震》1996,16(1):68-74
着重讨论了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利用分形方法提取大震后余震的空间分维信息,从而达到早期判别地震序列类型的目的。以1966年以来定位精度较好、余震记录较全的12个7级以上大震和大同6级强震序列为资料,计算了震后1个月内余震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维数。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分维数不同。一般震后5-6天,主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1-1.2之间,多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3以上。利用前7天的  相似文献   

10.
对发生在阿留申群岛、日本、帕米尔-兴都库会(PHK)、汤加和玻利维亚的7次中源及深源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每个序列中我们均测量了修订的大森定律(MOL)的p值和拟合优度。所有序列中都能发现都能发现有c≡0或c为变量的符合大森定律衰减的时间区间。两个主震为深源地震的序列中p值比中源地震的序列p值略大。尽管观测良好的中源及深源余震序列非常稀少,无论测量到的p值还是整个序列的衰减行为都与观测到的浅源地震没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青海玉树单台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玉树单台记录到的2006年7月19日玉树Ms5.4级地震序列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不同频率下该序列尾波Q值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将数字地震资料应用到地震预报工作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增益在地震趋势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萍  冯国政 《中国地震》1996,12(4):378-382
从熵中信息增益的定义出发,将地震中的能量和频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研究了全球1900-1992斫M≥6.0地震的信息增益。结果表明,强震前有信息增益减小的特点。信息增益方法的引入,为利用中小地震进入地震跟踪预报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7级大震序列时间特征及中期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雄  高旭等 《地震》1995,(2):97-105
本文基于1897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大震实际观测序列,对7级大震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针对不同时期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引入了地震危险随时间增长的加权韦布尔中期观测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7级大震序列是一个准泊松过程,,大震连发是造成该序列具有非均匀特性及其它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权布尔中期预测方法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加权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地震的非均匀发生过程。本文所得结论对我国大陆地区7级大震形势估计可能会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小波变换分析张家口地区地震活动的周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地区的地震活动表明,华北地区各地震带地震活动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现象与未来地震危险的关系值得继续观察和研究。本文尝试用小波变换来研究地震时间序列中包含的多层次时间周期结构,并讨论了其在地震活动预测中的应用,为该地区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序列的后续显著地震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我国大陆37次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后续显著地震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跟踪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跟踪地震序列应变释放随时间的变化是预测后续显著地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于超晚期强余震的预测,则需要从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着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时局部地磁场变量的时间序列非线性特性的分析,介绍了以吸引子维数的改变研究震磁关系的思路,探讨了地震与非线性物理过程的关系,指出地磁场是具有低维奇异吸引子的确定性动力系统,地磁曲线中纪含着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的信息,其吸引子维数可作为临震现象的突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刁守中  王红卫 《中国地震》1995,11(4):315-326
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约100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系统分析表明,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累积频度N(t)与时间t间大体可分为幂函数、指数以及线性函数等3种分布形态,它们可能较客观地描述了地震序列随时间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N(t)与时间t分布函数的不同,可能与后续显著地震性质不同有关,即指数函数可能预示后续发生双震型序列的第二主震或多震型序列中的强震甚至续发前-主-余型序列的主震;线性函数可能意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序列性质与断层分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地震序列的特点给出地震断层的多分形分割模式,并给出b值在时域分段及区域分段下,地震断层局域定标的配分函数建构方法。同时将地震序列的局域化标度及非线性修正与断层的多标度分形联系起来,为断层分割的几何提供一个普适算法。本文推广D=Ab给出鞍点估计,并讨论局域波动带来的奇异性与阵发混沌。  相似文献   

19.
对1989、1991年四川小金地区,三次强震的时间节律研究结果表明:每次强震前的小震序列均显示出明显的昼夜周期(即横向时间节律).自1988年开始,到1989年逐渐趋向标准化;1991年第三次强震之后,则逐渐消失。因此,可利用小震时间序列从无序-有序-无序的演变过程,为强震的预测判断提供一种新的依据。从甘、青、川块体范围强震活动的历史分析还发现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纵向时间节律,即活跃期与平静期之比十分接近0.618.这个协调值可作为平静期与活跃期的一个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同—阳高震群序列地热异常与异常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阶差分,最大熵值和带通滤方法,研究了1989年-1993年间在大同震群序列3次高潮前,北京白家疃井地热时间序列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的变化特征,简析了大海坨,阳原,太原震例异常特征,对地热井孔映震能力较强的原因及异常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