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钛白粉生产环境效应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浩  刘玉芹  周红 《地学前缘》2014,21(5):294-301
钛白粉是钛氧化物的主要产品形态,其制造和使用是钛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钛白粉生产中存在的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和成本、价格高等问题对钛白粉产业和钛白粉应用领域各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中国钛白粉生产未来还面临钛资源形态不匹配等问题。中国钛白粉企业现有硫酸法制造工艺的优化、转型升级和采用材料复合技术制备可节代二氧化钛的钛白代用材料应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锐钛矿的用途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学东  王佩华 《矿床地质》2008,27(4):539-540
自然界矿物锐钛矿、金红石和板钛矿,是Ti O2的3种结晶组态(同质异象),它们是提取钛的重要矿物原料,尤其是前2者,与另一种富含钛的天然矿物钛铁矿(FeTi O3)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钛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钛原料主要用于提炼金属钛(海绵钛)及生产含钛钢和钛白粉等,据全球矿权网2007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属镁工业的环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的优质白云岩、菱镁矿资源丰富,为发展金属镁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20世纪90年代末,以相对浪费能源、资源和牺牲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依赖皮江法炼镁技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现今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挑战,决定了必须对皮江法炼镁技术进行变革,以实现金属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节约发展。以优质白云岩为原料,经煅烧和钙镁分离,生产轻质碳酸钙和氧化镁,进而采用碳热还原法提取金属镁的技术,较之传统的皮江法具有资源利用率高、节能高效、且可完全实现清洁生产等优势。这一创新技术体系,将在现今中国国情背景下,引导金属镁工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攀枝花矿区的钛铁矿经电炉熔炼后的钛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素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钛渣进行较为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炉钛渣主要含有Ti,Fe,Si,Mg,Ca,Al等元素,其中w(TiO2)为71%,w(MgO+CaO)较高,为9.29%,不能直接作为氯化法钛白生产及海绵钛制备的原料。钛渣中主要含钛矿物有黑钛石,钛铁矿,还含有少量的锐钛矿。黑钛石以自形、半自形以及少部分它形状与脉石矿物连生,黑钛石中含有大量白色的针状微片晶,且沿着黑钛石的解理方向分布。Ti主要赋存在黑钛石中,其次赋存在钛铁矿中。该研究成果为攀枝花矿区的钛渣后续综合利用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钛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钛金属因其特殊性能和广泛用途被称为“第三金属”,90%以上的钛矿物被用于TiO2颜料的生产,其次为宇航工业等。金红石和钛铁矿是提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我国钛铁矿储量居世界之首,其精矿可满足国内钛工业需要,金红石资源较贫乏,原料供不应求。目前世界钛工业总形势是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6.
《矿产与地质》2008,22(4):341-341
据报道:中国铝业公司与俄阿里阔姆公司联手投资40亿元,在我国佳木斯市打造年产3万吨海绵钛生产基地。阿里阔姆公司在毗邻我国黑龙江省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钛矿资源,中国铝业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商和经销商,拥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7.
张燕  宋志娇  陈翠华  张自贤 《地质论评》2016,62(S1):285-286
随着当前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合理利用低品位和复杂多金属矿石是目前选矿工作的重要问题(吴荣庆, 2008),只有通过对矿物原料或产物中元素或矿物的状态和性质的系统研究,阐明其行为规律,指导和配合矿物加工研究和生产,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贾木欣, 2007),实现对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吕宪俊,2001)。而矿物工艺粒度、解离度对选矿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矿物解离是选矿的必要条件之一,矿物工艺粒度、磨矿粒度等因素对矿物解离度都有影响,这些因素致使解离度和工艺粒度之间关系复杂化(洪秉信,傅文章., 2012)。本文通过对重庆城口高燕锰矿床矿物解离度与工艺粒度的研究,从而探讨解离度与工艺粒度对选矿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混合酰胺类药剂是反浮选软钾镁矾的一种选矿浮选药剂。它首次在国内对青海盐湖研制成的滩晒软钾镁矾和氯化钠混合可溶性盐使用,具有明显的分选效果。通过实验室试验,软钾镁矾品位达94%以上,回收率90%以上。这种药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可溶性有机液体分离产生酰胺,酰胺再与浮选活化剂混合使用的方法,通过多种药方比较,达到预期分离效果。此类混合药剂原料来源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邦煜  王宁  陈娟  石莉  田元江 《矿物学报》2007,27(Z1):388-389
钛矿资源主要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白钛矿和红钛铁矿等,其中钛铁矿约占可利用钛矿资源80%左右,是用途最大的钛矿资源.国外大多利用钛铁矿砂矿,主要生产国家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乌克兰、挪威等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4%以上.我国钛资源虽然居世界储量之首,但97%为原生钒钛磁铁矿,由于原生矿中TiO2含量均低于10%,且钛铁矿与磁铁矿紧密结合,选治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多用于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危机,而开发利用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已经成为实现新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随着中国大洋调查的进展,有必要系统梳理世界国际海域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历程、研究现状及进展。深海多金属结核资源作为可能是海底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金属资源,历来得到国际和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十年的调查和估算表明,全球海洋中大约覆盖了54×106km2的多金属结核,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量达75×109t。但是很多海域涉及到具体区域性的资源调查工作还有待开展,同时在新的理论认识如热液成因和生物化学作用在多金属结核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如何使金属提取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和科学高效等学科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新方向。中国应该合理有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多金属结核调查,争取使中国在深海海域矿产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工作中走在国际前列。  相似文献   

11.
氢同位素分析样品制备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了氢同位素分析新方法-石墨还原法,其分析精度达到1.5‰,优于常规的金属还原法。通过多次改进,设计了简单而可靠的氢气制备系统及反应管,经反复试验,确定了石墨还原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0min,反应温度1050℃,将石墨的法与传统的金属锌还原法进行了对比实验,两种方法对多个水样的测量结果保持在误差范围内,进一步确立了石墨还原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在贵金属首饰的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金属损耗,损耗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效益。为了有效地控制损耗率,首先要剖析加工过程中产生金属损耗的原因。通过深入调查首饰生产过程中金属的损耗情况发现,导致损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一是加工工艺方面的损耗,主要发生在熔炼、浇注、打磨、抛光等工序中;二是为了保证最低的成色要求而引起的金数亏欠;三是由于物料丢失或因偷窃而引起的损耗。解析金属损耗的原因,为首饰工厂建立可靠的物质管理制度、完善的废料回收系统以及严密的安防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磷矿资源生产大国,也是磷矿资源消耗大国,由于中国磷肥产业的迅速发展,磷矿石资源消耗速度不断加大,据预测,10年之后中国的富矿将消耗殆尽,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在我国磷矿开发利用主要用硫酸处理磷矿物的湿法磷酸工艺,该工艺不仅产生大量的磷石膏工业废弃物,而且对原料的品位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政  陈从喜 《地球学报》2021,42(2):245-250
钛矿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矿种之一,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全球钛矿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钛矿资源安全提供重要研究依据.本文对全球钛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状况、钛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是钛资源大国,钛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为共伴生矿,品位不高.钛精矿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0%.受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钛矿资源的国际贸易形势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钛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加大我国钛资源的勘查和资源储备,加快我国钛行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以及保障钛矿的资源供给安全是未来整个行业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中国东部金伯利岩中富铬黑镁铁钛矿、沂蒙矿、钛铁矿、硅铁石及其富钛物相以及未定名的富钛矿物。富铬黑镁铁钛矿是首次报道的黑镁铁钛矿的新变种,产于山东金伯利岩岩管中。富铬黑镁铁钛矿和沂蒙矿都是上地幔交代产物。河南金伯利岩中的钛铁矿表明该区金伯利岩岩浆为未分异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岩浆。  相似文献   

16.
《地学前缘》2017,(6):133-141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仍将是湿法磷酸的主流工艺。磷矿伴生稀土和氟的高效回收利用,对于稀土产业和氟化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键在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研发新的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过程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核心在于突破磷石膏制硫酸关键技术。磷石膏转铵法制硫酸技术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可有效解决中国硫资源短缺问题,根除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将显著减少硫铁矿、石灰石等一次资源开采和温室气体CO_2排放。硅酸钙晶种法回收污水中的磷,进而加工为磷酸、磷肥等产品,则为减少一次磷资源消耗、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以污水磷回收制取磷酸二氢钾技术为例,表明污水磷回收和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磷资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蛇纹岩矿物组合简单,主要组成矿物蛇纹石的温压稳定范围很大,这导致确定蛇纹岩的变质温压条件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实验岩石学模拟的方法,确定了钛粒硅镁石是蛇纹岩经历超高压变质的特征变质矿物。根据实验观察,压力达到3.0~3.5 GPa条件下,600~700℃范围内均存在钛粒硅镁石的生成反应,说明钛粒硅镁石在压力大于3.0~3.5 GPa条件下才能稳定;温度高于750℃,钛粒硅镁石开始减少直至消失。至于钛粒硅镁石的压力上限,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本次实验并未得出。钛斜硅镁石先于钛粒硅镁石出现,晚于钛粒硅镁石消失,稳定的温压范围更大。对实验样品观察发现,普遍存在钛粒硅镁石、钛斜硅镁石和橄榄石互为核边、互相交生的现象,这些实验现象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低温高压条件下,由于这3类矿物结构的相似性,钛斜硅镁石与橄榄石通常出现互为核边的现象;随着温度升高,钛斜硅镁石以斑块或者片晶出现在橄榄石中,直至最终分解消失。钛粒硅镁石的出现与否取决于温压条件:低温低压条件下,钛粒硅镁石不稳定,发生分解产生钛斜硅镁石,出现钛斜硅镁石包裹钛粒硅镁石的现象;低温高压条件下,钛粒硅镁石稳定生长,出现钛粒硅镁石发育于钛斜硅镁石边部的现象;高温条件下,钛粒硅镁石不稳定,以片晶形式存在于橄榄石或钛斜硅镁石中。研究表明,钛粒硅镁石稳定于低温高压条件,确定其为冷俯冲带蛇纹岩超高压变质的标志。同时详细的岩相学显示了钛硅镁石矿物在高压变质过程中的行为,从而为俯冲带超基性岩变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钛金属因其性能特殊和用途广泛而被称之为"第三金属"。中国钛矿资源丰富,占世界总资源储量的24.46%,但多为含钛量偏低的原生矿,高品位优质钛矿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导致中国钛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规律,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根据中国钛矿的成矿特征,将钛矿划分为岩浆型、变质型、风化型和(第四纪)沉积型4种类型。其中,岩浆型矿床主要为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钛铁矿-磁铁矿(钛磁铁矿),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攀西地区近SN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和华北地台北缘近EW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变质型矿床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较为重要的是榴辉岩(榴闪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受控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风化型矿床受控于富Ti原岩和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多产于湿热的云南和广西;滨海沉积型矿床则沿海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岸。本次钛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全面总结全国钛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111个3级预测区并估算资源潜力,包括A类预测区22个,B类预测区27个,C类预测区62个;笔者最后优选了12个预测区并进行了详细评价,建议做为今后钛矿的找矿部署优先考虑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高纯石英是世界稀缺、中国短缺资源,关系到中国的半导体芯片、光伏和航空航天等关键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对中国目前高纯石英产能不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等现状分析,揭示缺少高纯石英质量评价标准是制约中国高纯石英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缺少高品质优质原料矿是制约中国高纯石英产业健康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研究指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公益性勘查项目优选一批可供出让的优质高纯石英原料矿的勘查区块,拉动商业勘查,提升高品质优质原料矿的供应能力,切实保障中国高纯石英产业链安全。  相似文献   

20.
萤石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分析萤石资源现状、供需格局、产业发展以及近年来萤石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特点,为保障中国萤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大勘查投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合理有效开发、促进产业升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