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指标在综合预报中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参与滇西地震综合预测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最后进行系统合成,从而对滇西地区的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进行定量化的预测,而对强度预测,而在发震时间预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指标异常出现的项次及持继时间长短(孕报期的长短),来综合判定预测强度。所得结果,通过1975年以来滇西地区23次Ms≥5.0级地震检验,时间预测对应率  相似文献   

2.
四川深井水位同震阶变异常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笔者提出强震同震阶变异常与新区强震有密切关系的观点,就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6级地震,四川会理川-18井、石棉川-02井水位点观测到这一强震同震变异常的突出事件于1994年10月作出“今冬明春,四川省西南部及云南、缅甸相邻地区,可能发生6 ̄7级地震危险”的预报意见,结果在所提出的预报时段和预报地区内,发生了缅甸北部密支那6.3级,四川省西部部沐川县5.7级,5.1级及云南省南部金平县  相似文献   

3.
1996年12月21日在四川省白玉、巴塘县间发生了5.5级地震。文中给出了主震和余震序列的参数及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前兆异常特征和短临预报依据。这次地震 震部门有准确的短临预报,并且省、地、县各级政府采取了系列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安徽省地震局掌握的地震学方面的资料,研究了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特别是苏鲁交界重点监视区确定以来的震情跟踪经验,提出该地区中强震前的3条中期地震学指标为,有3项以上表征本地处于高活动阶段的异常;异常指标上升到11项以上(占总指标数的45%以上)的最高值后在高水平上持续(起伏)半年以上;大丰-兴化地区发生Ms3.0以上地震(对苏皖陆区)。3条中短过渡或短期指标为:异常指标总项数在高值上持续半年以上后突然下降4~5项或更多;霍山窗口的小震频度形成峰值后开始下降;在海安-东台地区发生Ms3.0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5.
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短临预报实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东  马文静 《地震》1995,(1):20-28
本文真实地再了1994年2月16日青海共和5.8级地震前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及对该地震的短临预报过程,同时系统地分析了前兆异常在时间,空间及种数上的分布特征。指出,在有一定前兆监测能力的地区,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一定的或成功的短临预报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6.
陈绍绪  李淑莲 《地震》1996,16(3):249-254
给出了“广义信息维”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研究了首都圈和周期地区的广义时间分维和华北地区的广义空间分维。结果表明,在该地区Ms≥5.3地震前0.5-3a,时间分维都有一个较明显的降维过程;空间分维也有较好的对应效果,但是存在漏现象。  相似文献   

7.
简单查看一下MG针对1987-1989年这一时间段的图表可以发现以下两个事实;(1)回想一下预报只有在所报地震震级Mpred≥5.0时才发布,真实的VAN预报的成功率为79%,在只将的地震当做预报成功时,成功率为45%。(2)VAN的预警率对于震级大时明显上升,如对于MEG≥5.0,5.3,5.5,5.8,预警率分别为22%,36%,5.0%,60%。这些事实与MG所谓的“VAG”预报结果可归因于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首都圈地区(38.5°~41°N,113°~120°E)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应用孕震模型对地震活动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应用地震活动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文中还提出了应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进行预报的综合判别指标,当其达到给定阈值时,再考虑地质构造、中强以上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大震后的减震作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的分布及其预报效能等因素,给出二维的综合概率分布图,把概率值较高的地区作为未来一、二年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区。此外还进行了震级、时间预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筱荣  魏若萍 《地震》1997,17(1):75-79
1994年8月23日及1995年5月15日在新疆巴楚县的东北和西北部两地相继发生了MS5.2、5.3地震。依据以往地震波参数震例研究结果及其异常指标,笔者在上述两次地震震前对其作了短临预报,实践检验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0.
毛可  王振亚 《地震》1998,18(2):177-183
综合分析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泳登5.8级地夺前兆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震后响应性异常显,且时空分布具有成组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可能与该区中强城成丛活动方式有关。此研究结果在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古浪5.4级地震中短期预报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晓丹 《内陆地震》1998,12(4):320-326
以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多项前兆监测手段的系统性震例总结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特点,对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短期综合预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窗方法在新疆伽师强震群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雪明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8,12(4):289-294
系统分析了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新疆地震窗的短临异常特征,并根据窗口网小震月频异常对伽师强震群首次6级地震作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报。同时通过分析 阿图什余震窗在其后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的小震日频度异常,提取出阿图什余震窗的异常判据和预指标,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余震窗方法具有较高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炜  宋先月 《中国地震》2000,16(2):149-157
本文将BP神经网络用于地震中短期预报。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地震学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而将BP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表征地震活动平静的特征参数Wq,井将其用于华北地区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或稍长时间,未来震中周围一般都开始出现Wq值的中短期异常区,证明本方法具有限好的中短期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及其在地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炜  王峥峥 《中国地震》1999,15(2):116-127
在分析描述地震活动性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认为A(b)值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特征。作者用1972 ̄1996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A(b)值空间扫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中强以上地震前2 ̄3年,在未来震中周围出现较大范围A(b)值中期异常区域,有很好的预报效果。文中还就A(b)值进行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傅征祥  刘杰  刘桂萍 《中国地震》2000,16(4):334-341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沿张家口-怀来-三河-天津-渤海-蓬莱-烟台-北黄海展布,长约900km,宽约250km,走向北西.该带上曾发生1679年三河-平谷8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本文分析了该带上以117°E为界的东、西2区历史和近代地震的G-R关系和时间进程,证明它们服从泊松过程,从而计算得到它们在2010年前发生强震的累积概率,即东区发生6级地震概率为0.80;西区发生7级地震概率为0.76.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从区域精密水准重复测量资料中分离提取区域性垂直应变率与跨断层形变观测相配合生成的动态图像方法,分析了发生于滇西和祁连山-河西地形变监测区及附近的丽江(Ms7.0)、门源(Ms6.4)等中强以上过程中的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孕震过程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信息的时空非均匀性与应变能积累状况的研究探讨,提出了一些根据区域垂直应变率动态信息判定中短期强震危险区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目前在长期、中期和短临预报中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国英  薛郁辉 《内陆地震》1999,13(4):306-313
依据新疆南北天山带地震预报实践中b值和η值的异常判据,对运用于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CEP)测震学方法的主要异常判别指标进行了个性,并对个性前后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个性后的专家系统知识库预报效能明显提高,虚报和漏报率明显下降,预报效能明显提高,虚报和漏报率明显下降,预报效能通过检验,说明修改后了专场主家系统知识库更适合新疆地区中短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吸引子及可预报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中国地震》1998,14(4):71-77
利用溧阳台和徐州台体应变前兆观测资料,计算并研究了地震前兆吸引子的关联维数D2和二阶Renyi料K2,提出了在一定异常判据下估算前兆吸引子可预报时间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库车5.6级、拜城5.3级地震形变前兆异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研究了 1999年 3月 15日库车 5.6级、6月 17日拜城 5.3级地震前新疆克孜尔水库形变站观测到的前兆异常。库车 5.6级地震前 ,第一形变站基线具有突变性 ,异常幅度达 2 80μm,水准异常为渐进式 ,幅度稍小 ,但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在此次地震前其它测站的 14条垂直、水平形变测线都有程度不同的异常显示 ,最大异常量级为 1.2× 10 -5,中期异常达 1年以上 ,短期异常持续约 10 0天 ,临震异常在震前 7~ 15天出现。拜城 5.3级地震前各测线也观测到了较明显的前兆异常 ,最大异常量级为 8.3× 10 -6,短期异常持续近两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