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元前179年“齐楚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公元1318年广西平南地震进行了考证.通过查阅有关该地震的地方志,并根据现代方志学家、元史学家对已有的史料及修纂者的评价,确定了资料的可信性.在确定有感范围等震线图的基础上,根据有感范围的几何中心和震级与地震有感半径的统计关系,确定该地震的震中为23.9°N,110.7°E,震级为5级.  相似文献   

3.
邓辉  董非非  谢斌 《地震》2021,41(3):104-113
1941年江西寻乌北5?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和等震线,在各版本地震目录和调查报告中不尽一致.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补充新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调查资料的详细考证,核查各记录点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宏观震中参数,重新确定其等震线范围,并结合地震地质调查工作,对1941年寻乌北地震可能的发震构造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1941年寻乌北5?级地震宏观震中参数为25.1°N、115.7°E,等震线呈NW向展布,其发震构造可能是震区内的NW向断裂,河源—邵武断裂则为其控震构造.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000年9月份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3次(见表1),无ML≥4.0地震发生。9月13日15时38分偃师ML3.3地震及9月19日03时39分夏县ML≥3.3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8月份持平。震中主要分布在华北西部和东部,其他地区相对较为平静。表1 2000年9月份华北地区ML≥3.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12000-09-11T02-20-5137.5121.33.0烟台022000-09-13T15-38-4234.8112.93.3偃师032000-09-19…  相似文献   

5.
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和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573年岷县地震中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如今的岷县县城一带(当时为岷州府所在地)。综合各种资料确定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震级为621,极震区烈度为Ⅷ~Ⅸ度,震中位于北纬34.4°,东经104.0°,震中精度为2类,震中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25km。该地区构造上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其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活动特性差异明显,只有部分地段表现出全新世活动特征,地震极震区一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岩崩塌等。综合分析认为,临潭-宕昌断裂带的岷县-宕昌段是甘肃岷县1573年621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6.
夏帝发七年“泰山震”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对今本《竹书纪年》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这条记载的各种见解和涉及的今本《竹书纪年》的争鸣等;分析了这条史料的关键字"陟"、"震"在古文中的字义和在《竹书纪年》中的特定含义,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等,认为对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的确切解读是:夏帝发于在位的第七年(约公元前1652年)崩亡;这一年泰山发生地震或受到地震的影响,地震发生的时间比此前推算的公元前1831年推后了179年,但无法确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相似文献   

7.
公元1725年康定7~1/2级地震,至今其震中及发震构造尚未定论。通过历史地震记载资料以及发震地区地震与地震形变带的对比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归属鲜水河断裂带无疑,而且应是该断裂带南段色拉哈分支断裂上的地震,震中在龙启马沟—色拉哈一带,称之为色拉哈地震。同时认为,这一发震段现今为一明显的大震空段,仍潜存着大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地质地貌、氡射气测量等手段,对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事件和图们江。流域新构造运动进行调查研究,重新认定了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 ( 东经 129 ° 24, 北纬 43 ° 26 ); 确定了东阳穹房沟 NW 向压剪性断裂为活动性断裂,是发生 1902 年 7 月 3 日 6.6 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附近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9.
1303年山西赵城8级地震及其有关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03年9月17日在欧亚板块内部的中国山西省发生了一次毁灭性地震。它是地震界迄今所公认的8级大震中年代最早的,也是15世纪以前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记载较完整的一次特大地震。该震使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到了严重破坏,陕西、河南、河北等省的一些州、县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共死亡27万至47万人,伤者数十万众。经考查,发震时间在1303年9月17日地方时间晚8时左右(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震中位置在北纬36°18.5′,东经111°46.5′(即今洪洞县和霍县之间,元朝时为赵城县境);震中烈度为11度,震级8.1级,震源深度29公里,发震断层的走向为 N13°E 倾向 S77°E。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4年8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L≥30地震3次(见表1),25日21时19分辽宁普兰店ML33地震是本月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次略低于上月,参考1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8月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偏低状态。震中分布在辽宁半岛曲家屯断裂带和聊城兰考断裂带南段河南境内。表1 2004年8月华北地区ML≥3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120040805T02:58:08356115432   河南濮阳0220040805T21:29:0…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海南台水氡异常特征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震前预测与震后总结2种方式对青海省海南台水氡异常特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研究了异常过程、异常幅度与震级和震中距、震源机制等的关系,对水氡异常预报地震进行了预报效能的R值评分。研究结果认为,海南水氡异常对地震的预报效能评分为0 4,表明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有关;但是,异常幅度与震级、震中距关系不明显;震源机制不同,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也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海南台水氡对祁连山中东段及青海省河南县地区的地震反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南省区域地震台网的近震波形资料,采用近震时间域方法,反演2010年10月24日16点58分太康 MS 4.6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结果显示,该地震为走滑型地震。结合震后灾害考察,认为太康地震发生在周口-太康断裂上。  相似文献   

13.
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泾阳Ms4.8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探讨了重力场的时空变化及其映震特征。结果表明:①震前在震中区附近形成较显著地重力负异常区,且与沉降区基本吻合。②泾阳地震震中区既是重力变化梯度带,也是重力异常的正值区到负值区的过度带。③由于震源区应力作用方式是以水平为主的左旋走滑运动,震前局部重力异常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On the basis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 data an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Wudu earth- quake occurred in 186 B.C., we suggest that the earthquake parameters drawn from the present earthquake catalogs are not definite and amendments should be made. The heavily-damaged area of this earthquake should be located between Jugan township of Wudu County and Pingding township of Zhouqu County. Its epicenter should be in the vicinity of Lianghekou in Wudu County with a magnitude of about 7~7 41 and an intensity of about IX~X. The major axis direction of the heavily-damaged area should be in the WNW direction that is approxima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strike of the middle-east segment of Diebu-Bailongjiang active fault zone, and the origin time should match up to that of the latest paleoearthquake event [before (83±46) B.C.] obtained by the trench investigation. Certain seismic rupture evidences are still preserved on this fault segment. Therefore, we propose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the causative structure of the M 7~7 4/1 Wudu earthquake in 186 B.C. should be in the middle-east segment of Diebu-Bailongjiang active fault zone.  相似文献   

15.
闵祥仪  姚凯  何新社 《地震工程学报》2003,25(4):289-292,318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间发生Ms6.1地震.震前在兰州地震研究所明确的预报意见指导下就派出4台数字流动强震仪到甘肃省河西地区进行流动观测,其中民乐流动台获得近场主震记录.震中距为12.6km,EW向加速度峰值为33lcm/s^2,NS向加速度峰值为332cm/s^2,垂直向加速度峰值为209cm/s^2.其它固定自由场数字强震台山丹、肃南、武威也获得记录.本文分析了近场主震频谱以及远场加速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ULF电磁辐射频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电磁波频谱理论研究方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前后金河、剑阁及郑州二砂三个电磁波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FFT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电磁辐射数据快速傅里叶频谱变化特征和在不同尺度下小波变化的分解,发现在汶川地震前确实有异常信息存在.结果表明:(1) FFT动态谱图像说明,地震前电磁波频谱变化特征较明显,在时间、频段上均显示了阶段性进程特征,且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辐射能量越小,异常出现的时间越晚;(2) 小波分解显示了地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低频部分出现的时间较早;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异常信息在高频部分相对明显;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异常信息在低频部分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河南省6个台站的相邻时段的地磁场总强度观测资料的自相关系数分析了各台自相关系数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各台的自相关系数曲线对应地震的效果较好,发震时间一般在异常低值后1-8个月,统计得出了各台所对应的地震震级与自相关系数异常面积和震中距的经验公式,利用3个以上台站的经验公式和交汇法,即可以求出震中位置和地震震级,经震例检验,该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8.
赵云 《高原地震》2008,20(2):30-33
1654年7月21日天水发生强烈地震,就此次地震的震中和震级,作者结合文献史料和前人关于历史地震震级的求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史载公元849年10月20日,内蒙古河套地区发生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烈度的认识目前存在较大分歧.作者在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活断层填图和古地震研究过程中,在大青山山前断裂中、西段,发现多处距今1000多年的地震形变遗迹;结合公元849年地震史料的进一步考证,表明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为公元849年地震的发震构造.宏观震中位置应在活动断裂变位量最大的包头铝厂至永富一带,地理坐标约为北纬40.4deg;,东经110.2deg;.震中烈度为Ⅹ度,震级为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