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苍树溪 《海洋与湖沼》1985,16(3):252-252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3—18日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地质部、交通部共32个单位的7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宣布由18人组成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 提交会议的论文计有40余篇,其内容涉及到我国晚更新世以来、历史时期以来和近百年来的海面  相似文献   

2.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5,9(2):58-5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00项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4一18日在青岛召开,来自10个省市32个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7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会上,工作组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执行局的委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等单位的赞助,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G.C.P.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负责组织的“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7—14日在中国青岛和烟台两地举行.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教授以及中国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施雅风、刘东生、刘瑞玉、林观得、杨怀仁、秦蕴珊等出席了大会.I.G.C.P.200号项目执行局主席P.A.Piraz-zoli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词.  相似文献   

4.
李成治 《海洋与湖沼》1984,15(3):282-28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河流与平原海岸地貌工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1—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该工作组的会员及通讯会员共33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中国首次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和展示论文和研究报告24篇,按专业专题分平原海岸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及海平面变化、河流地貌、遥感图象处理地质地貌应用解译及地质矿产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联合主办,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黄土委员会和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西太平洋黄土研究组协办的国际黄土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INQUA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东生教授任主席,INQUA黄土委员会主席、匈牙利科学院培奇(M.Pecsi)教授,INQUA西太平洋黄士研究组组长,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鲍勒(J.M.Bowler)等任副主席.与会代表约100人,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18项中国工作组编辑完成的《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一书,于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包括了中国工作组成员的近期研究成果及“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全书内容有IGCP218项中国工作组的简要总结;海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近年成果,沿海地区若干第四纪地质问题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关于海域第四纪地质问题部分,集中了南海陆坡、西沙群岛、冲绳海槽、东海、黄海海域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第四纪地质文献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海域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沿海地区第四纪研究包括了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教授,副所长吴超元教授和纪明侯教授等三人于1980年8月出席了在瑞典召开的“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和在英国召开的“国际藻类学会学术会议”。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参加这二个国际性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34个国家,共380名科学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的共有7人,其中我  相似文献   

8.
李成治 《海洋科学》1984,8(4):62-6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河流与平原海岸地貌工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1—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这是工作组自198l年在荷兰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学术年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11个国家的33名工作组的会员和通讯会员。共提出论文和技术报告24篇。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较全面地反映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的研究内容为:晚第四纪海面变化、测量、对比及其应用.该项目的最终会议已于1987年7月20日至30日,在加拿大东部的哈里弗克斯市(Halifax)举行,来自28个国家,约有60多位科学家赴会.中国工作组正、副组长秦蕴珊、谢在团,秘书长赵松龄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分两阶段进行,从7月20日至26日为野外地质旅行时间,代表们考察了芬德湾(Fundy Bay)及其附近的大陆冰川堆积地貌、大陆冰川区海面变化遗迹和古岸线变迁的证据.经过一周的实地考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7月27日至7月30日,代表们在哈里弗克斯市的达尔赫斯(Dalhousie)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45位科学家在会议上作了科学报告,展示了各国对该项目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主持召开的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7日—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中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台湾学者陈培源教授出席了这届学术讨论会,并在分组会议上做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得到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等组织的支持和资助.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57篇并已汇编成册.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会议两个阶段进行.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的有:E.Seibold(西德、国际地科联代主席)、业治铮、  相似文献   

11.
会议动态     
1986年4月18日,铁道部铁二院一总队在贵阳举行了“赴日考察青函海底隧道”报告会。1986年4月21至23日,在美国宾州由美国里海大学主持召开“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术讨论会。”1986年5月13日至18日、由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委员会主办在广东省坪石召开“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学术交流会”。1986年10月19日至24日,由海洋工程学会等四学会在天津召开第四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在同时同地,召开全国首届土工织物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和香港海洋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南海海洋生物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8—21日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共24个单位的海洋生物学专家、教授和学者共77人,其中,香地区代表14人(外籍代表8人)。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1月 13— 18日 ,第 5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会议 (ICAMG V)在泰国曼谷召开。ICAMG V是由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地质系承办的 ,协办方包括泰国矿产资源厅、泰国水资源厅、泰国矿产燃料资源厅、CCOP、国际海洋委员会 (IOC) /WESTPAC、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4 75和IGCP 4 76、APN(亚洲巨型三角洲计划 )等。 1月 14— 16日 ,ICAMG V的学术交流会在曼谷MiracleGrandconventional大酒店举行 ;1月17— 18日 ,大会组织了与会代表参加野外地质考察。来自亚洲 (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 )和欧美 (如美国、英国、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五次释光和电子自族共振测定年代及剂量学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由上海博物馆和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第五次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及剂量学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17—20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国家教委、中科院、地矿、地震和文物保护等系...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6-18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三届地球生物学国际会议在武汉光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111项目、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资助。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协办。英国皇家学会会员John Raven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Malcolm Walter教授、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近海力学和极区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OMAE)”定于1986年4月13日至1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日本造船学会(SNAJ),以及包括中国海洋工程学会(CSOE)和中国造船学会(CSNAME)在内的18个组织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Offshore Far East”。预计将有150多篇论文在会上宣读并收入会议论文集。会议期间还将举办技术展览。会议的征文工作日前已经开始。我国国内论文的征集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负责.希望  相似文献   

17.
赵松龄 《海洋与湖沼》1987,18(1):106-106
以研究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变化、测量、对比及其应用为主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1986年度会议于1986年10月9—14日在中国青岛、烟台两地举行。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80余篇,30余名国内外专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部分代表还向大会展示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90午5月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全国委员会在全委会主席程裕祺教授主持下召开了全国委员会。通报了18届IGCP执行局会议情况,各项目汇报了进展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中国自1977年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活动以来,其作用日趋明显。从IGCP的统计资料获悉,1989年中国参加的IGCP项目为23项,排列为第五位,1990年已达32项(其中11项为项目国际负责人或副负责人),排列位置仅低于西德而跃居第二位。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已成为沟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地学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国际地科联(IUGS)都非常满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的6年计划中已将IGCP置于重要的地位。IGCP的成就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受到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及兰州大学地理系主持于1989年5月18日至5月22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39个单位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检阅西部第四纪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的会议.同时也作为1991年将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会议的报告及讨论都力求适应预期的13届INQUA大会“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国家海洋局、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会举办的海岸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来自14个国家从事科研、教学和生产的专家、学者、教授等140多人(其中外籍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52篇,会上宣读85篇.这次会议是在去年11月于杭州召开的中国第三次海岸带学术讨论会的基础上召开的.海岸带开发与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任美锷主持会议,国家海洋局局长、本届会议主席严宏谟到会并致开幕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Marta Vannucci博士、日本大阪艺术大学H·S·Shapilo教授致词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